中国人爱吃猪肉是出了名的,在中国人的饭桌上,猪肉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区也把猪肉做成了不同的菜系风格,经典的糖醋里脊、梅菜扣肉等,光是听名字就让人胃口大开,猪肉也成为中国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极度失衡的猪肉市场供需关系是导致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 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 4%。从下图可以看出,虽然速度放缓,但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仍处于上升趋势。
国生猪市场处于供大于需的局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564万头,高出近日公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给出的正常能繁母猪保有量11 3%,已处于调控红色区域中的过度增加状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方案下发有利于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生猪行业此后或将迎来“大洗牌”。
近几年的猪肉价好像“过山车”一样,从2019年的每斤超过45元的超高价持续下跌到现在的每斤10元左右,起伏非常大,养猪人出栏一头肥猪的利润从超过1500元以上下跌到亏本1300元以上,养猪人和消费者真是一头雾水,是什么原因造成近年猪肉价一降再降呢?
养猪成本7.5元/斤!生猪价格下跌,养猪亏损加剧,牧原为什么还计划增加产能?
10月4日全国猪价进一步下跌,外三元生猪均价仅为5 24元 斤。持续下跌的猪价让养猪业深陷亏损当中,故而整个行业都在想尽办法降低养猪成本,其中又以牧原为最典型。根据牧原最新公开的信息,他们的养猪成本已控制在7 5元 斤,并且牧原还表示公司没有资金危机
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保持相对稳定。此前在“高猪价”的影响下,不少上市猪企纷纷扩大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上涨。那么,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个什么水平呢?
解读:确保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合理水平,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真正含义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对生猪产能调控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近来,关于猪肉的新闻颇多。据报道,四川有农户卖一头猪亏损七八百元,当地已启动省级5000吨冻猪肉储备收储。有关部门表示,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即将启动,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
在消费疲软、去产能、养猪户抛售增加等利空因素的带动下,猪价跌势再度升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依旧存在,养猪业也由大幅盈利到深度亏损阶段。近日国内外三元生猪价格迎来小幅反弹上涨,面对猪价跌几块涨几毛的局面,养猪户直呼吃不消。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