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爆发的非洲猪瘟对我国养殖业而言是全新的现象,非洲猪瘟本身以及由它衍生而来的政策、需求等要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猪供应缺口持续扩大,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国内生猪供应或进入空档期
非洲猪瘟疫情自集中爆发过后,缺猪已成事实,最直接的体现是市场生猪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上涨,面对利好的行情,猪贩子却连连摇头告诉笔者:无猪可收!
19年6月,传统养殖承上启下的月份(有的养殖户说7月,两者都为年前做准备)猪价给养殖户打了一针强心剂,猪价的疯狂上涨,也让养殖户有些醉了。
感染非瘟后存活的猪并不会长期带毒!99天后能完全控制和消灭病毒!
阴性哨兵猪与实验感染猪在感染后99天混栏没有转阳,实验感染存活的猪组织中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表明存活下来的感染猪并不会长期带毒,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载量逐渐降低。
首先是屠企的压价行为,生猪价格在上涨了一段时间之后,并没有满足养猪人的意愿持续上涨西区,相反屠企为了控制生猪养殖的利润选择压价。
关注非瘟,关注“OIE发起非洲猪瘟防控全球倡议,提出八项有效控制ASF的措施”,非瘟不止在中国危害严重,在全球蔓延同样不容小觑,希望OIE的全球根除计划能有效实施。
猪肉价格已经提前进入了上涨周期,我们预判全年猪肉产量会下降,后期生猪供应会趋紧,四季度活猪价格将会突破2016年的历史高点。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