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市场“禁止二育”的消息漫天飞,到底对市场造成了哪些影响?让我们具体来看:
首先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生猪消费市场之一,本地产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每年需从外省大量调入生猪。据近几年市场数据,调入广东生猪最多的省份主要包括以下区域:
1、湖南省,是广东生猪调入的第一大省,占外省调入量的三成左右。主要的优势是地理位置相毗邻(粤北与湖南交界),运输成本方面较低,多为公路运输,(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等),少量铁路冷链。且湖南省为生猪养殖规模大省(如湘潭、衡阳等地为主),产能供应充足。
2、广西,是广东生猪调入的第二大省,占比约为两成左右。因两广相邻,交通较为便捷(如南广高速、西江航运);近几年广西生猪产能增加,且有持续增涨态势,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如贵港、玉林、南宁、桂林等地),因此猪价通常低于广东,价差驱动促使调运活跃。
3、江西省,是广东生猪调入的第三大省占比近两成,因赣南地区(如赣州)是主要生猪供应源。临近广东东北部(经大广高速可直达),有相对便捷的交通,且本省养殖成本较低,因此价差利润支撑下,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加持,促使生猪调入。
截至5月20日,广东市场生猪出栏均价为15.03元/公斤,较前一日价格上涨0.19元/公斤,与江西、广西及湖南三省(区)均价价差为0.84元/公斤。规模场外三元主流价14.90-15.40元/公斤,部分高价15.40元/公斤。而价差方面去年2024年全年价差均价为0.84元/公斤,二者倒挂时却很少,这也是为何调运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中国对生猪调运实施严格监管,主要基于:疫病防控、市场稳定、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重考量。因为活猪跨区域调运是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利益驱使,部分养殖户或运输商为降低成本,逃避检疫(如使用假证明),将加剧疫情风险,因此各地加大监管力度,以防事态发生。
而“二育”投机,使部分中间商囤积标猪跨省倒卖,在价差驱动下的无序调运可能加剧产区的供应紧张,因此人为制造区域性供需失衡,导致生猪价格大涨大跌。对稳定的生猪市场供应秩序有所妨害,因此部分地区为防止非正常投机性调运扰乱价格,对二育行为加强监管,要求养殖场备案,禁止无证二育,但从未全省统一禁止。
因此,大家需要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从市场供需层面进行理性判断,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