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猪肠道传染病。多见育成猪及后备母猪,表现为血色样腹泻,排黑色柏油样稀粪。全球的养猪业大约有96%养猪场感染此病,其中在某些猪场断奶至育成之间的猪群30%检测到病变,引起了显著的经济损失。每头猪的经济损失在6-30元之间。
为评价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霉素预混剂对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公司委托华南农业大学兽医药理研究室按农业部《临床实验技术规范》要求,按混饲给药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试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金霉素预混剂,含量20%。对照药物盐酸土霉素和泰妙菌素预混剂。
1.2 实验基地
确定在广东高明、肇庆、英德、佛冈等地五个万头猪场,共收集9批育成猪的疑似增生性回肠炎的自然病例猪230头,各品种均有。
在经紧急临床确诊后,共选择典型的患病猪180头为试验猪,分成6组进行处理。
疑似病猪进行确诊(流行病学、症状与病变、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
1.3 疑似病例确诊
1.3.1 流行病学、症状与病变-初步确诊
临床表现:多为育成猪,血色水样腹泻,排黑色柏油样稀粪;慢性为间歇性下痢,粪便呈水样或糊状。
病变表现: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肠道直径增加。
肠粘膜增厚
1.3.2 血清学检测
按每批选择1/5病例,采血清送至广东省兽医研究所检测。按增生性回肠炎血清学ELISA检测。购买Savnova Biotech AB公司生产的阻断ELISA 诊断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对53份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达96.2%(51/53)
结论:对试验所选的9批发病猪可确诊为猪增生性回肠炎。
表1 实验治疗分组及用药方案
疗效评价指标:无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结果
表2 金霉素与对照药物的疗效对比
第1~5组:第3~4天均能减轻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症状,连续7天给药后大多数猪的症状基本恢复,血色水样腹泻及下痢均减轻或消失。
3建议用药方案
回肠炎发生多见于温差较大、湿度较高、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建议易发生回肠炎的猪场,减少冲栏次数以降低湿度,加强猪舍保温和定期消毒。
药物预防:慢性回肠炎(8~16周龄),急性回肠炎(4~12月龄)、换季等重要时间段提前做好药物保健,可以有效预防回肠炎的发生。推荐每吨饲料,金霉素预混剂400~600g(以金霉素计),连用7天。
治疗:治疗猪增生性回肠炎时,每吨饲料,20%金霉素预混剂2kg + 80%泰妙菌素预混剂150g,连用14天。治疗回肠炎给药疗程要足够,时间短效果不彻底,容易二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