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仔猪腹泻怎么办?规模化猪场综合治疗方案值得收藏!

养猪管理与技术 2025-04-28

阅读()

细菌性腹泻属于仔猪阶段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主要病原为猪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发病日龄从7日龄至1月龄不等;且仔猪的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

细菌性腹泻属于仔猪阶段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主要病原为猪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发病日龄从7日龄至1月龄不等;且仔猪的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对此关于仔猪黄白痢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中兽药+抗生素),讲解如下:

 

1、仔猪细菌性腹泻发病率高的原因:

 

①母猪带毒:

 

当母猪健康状况下降,或自身大肠杆菌携带超标时,便会通过母乳或粪便,感染至哺乳仔猪,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母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在妊娠期间,要保证母猪饲料营养全面均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乳汁质量。在临产前,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和干燥处理,母猪的体表也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同时,为母猪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分娩环境,避免应激。

 

 

②猪舍温度低、湿度大:

 

“仔猪怕冷,大猪怕热”,对于这一规律体现,就是当圈舍环境下降时,仔猪非常容易受凉而发生腹泻,另外当水源过冷或污染时,同样可致腹泻的发生;

 

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染物,保持猪舍的干燥和通风良好。每周至少对猪舍进行1-2次全面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同时,注意控制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仔猪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2℃(1-7日龄),之后每周降低2-3℃,湿度保持在65%-75%。

 

③换料应激:

 

当仔猪没有在哺乳阶段做好教槽料的饲喂时,就会在断奶时,极易出现肠道不适应,而出现腹泻;

 

科学的饲养管理:仔猪出生后,要尽早让其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能有效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随着仔猪的生长,要合理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饲喂方式,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减少胃肠刺激。同时,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质和维生素,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④母乳质量较差:

 

当母猪感染蓝耳等疾病时时,母乳会变得稀薄,营养成分缺失;

 

当母猪膘情过肥时,母乳脂肪含量变得过高浓稠,会导致仔猪易腹泻;

 

2、仔猪腹泻的典型表现:

 

①10日龄前腹泻一般为黄痢,粪便发黄,呈现浆糊样,胃内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脱水严重,体型干枯、炸毛,眼窝深陷,死亡率高;

 

②10日龄后腹泻一般为白痢,粪便发白,糊状,死亡率低;

 

③1月龄以上腹泻一般为灰白色下痢(副伤寒),仔猪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纤维物,或皮肤疹块;

 

3、仔猪腹泻治疗方案:

 

①抗生素:恩诺沙星+硫酸庆大霉素,或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硫酸新霉素;

 

②中兽药:白龙散(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或白头翁散(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苦参止痢颗粒(清热,祛湿,止痢,泻火);

 

③防脱水: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1L水;

 

使用时,选择上述的适当抗生素+适当的中兽药+防脱水电解多维治疗,治愈率较好;

 

4、 做好疫苗接种: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疫病流行特点,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常见的预防仔猪腹泻的疫苗有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猪轮状病毒疫苗等。在母猪产前4-6周接种疫苗,可使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对腹泻病毒的抵抗力。

 

5、 药物预防和治疗:在仔猪腹泻的高发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预防性药物,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能力。一旦发现仔猪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细菌性腹泻,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对于病毒性腹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补充电解质、水分和营养物质,防止脱水和酸中毒。同时,可使用一些中药制剂,如白头翁散、黄连解毒散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