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诺沙星在养猪生产中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以下是其详细的应用技术:
一、药理作用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转录和修复过程,从而发挥强大的抗菌作用。它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抗菌谱较广。
1、兽药恩诺沙星:
①药物特点简介:
属于杀菌性抗生素,杀菌机制独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兽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菌DNA的回旋酶,细菌的DNA无法正常复制,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对此,恩诺沙星不与其他抗生素存在交叉耐药,抗菌活性高,无差异抗菌,如G-性菌、G+性菌、猪支原体等;
②药物使用技巧:
恩诺沙星+头孢喹肟:
对于猪只耐药型疾病、慢性顽固性炎症效果很好,如副猪嗜血杆菌、猪传胸、猪耐药型葡萄球菌感染、母猪乳房炎、母猪子宫炎、持续发烧、顽固性关节炎、重症急性感染等;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药物毒性与副作用小,保育仔猪也可使用,对于猪只肠道的损伤也较小;
③与其配伍增效药物:
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硫酸粘菌素、青霉素类、头孢类;
二、适用病症
1. 呼吸道感染:
• 可有效治疗猪的多种呼吸道疾病,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气喘病(由支原体引起,常伴有细菌继发感染)、猪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等。能缓解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帮助恢复呼吸道功能。
2. 消化道感染:
• 用于治疗仔猪黄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猪痢疾(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猪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可改善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抑制肠道内病原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健康。
3. 泌尿生殖道感染:
• 在母猪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子宫炎(产后细菌感染)以及公猪睾丸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恩诺沙星能发挥抗菌消炎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发展,促进患病器官功能恢复。
三、用药方法
1. 给药途径:
• 口服给药:
• 恩诺沙星可制成粉剂、可溶性粉、预混剂、微囊包被颗粒等形式,通过拌入饲料或饮水让猪自行采食或饮用。例如,拌料给药时,对于预防用药,每吨饲料可添加恩诺沙星1000克,连续使用3 - 5天;(饮水或拌料一般选择包被恩诺沙星。未经过包被处理的恩诺沙星会影响猪只的采食量。)对于治疗用药,每吨饲料可添加2000克,连续使用5 - 7天。饮水给药时,要根据猪的饮水量和病情适当调整药物浓度,确保猪摄入足够的有效剂量。
• 也可以使用恩诺沙星口服液直接给猪口服,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根据猪的体重准确给药,一般每千克体重口服0.1 - 0.2克,每日1 - 2次。
• 注射给药:
• 肌肉注射:这是较为常用的注射方式。根据猪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剂量,一般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5毫克,每日1 - 2次。例如,一头60千克的猪,每日肌肉注射剂量可能在15毫克。具体剂量需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兽医的建议执行。
• 静脉注射:在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药物快速起效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注射方式。静脉注射操作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且要注意控制注射速度,避免过快引起猪不适甚至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一般与肌肉注射剂量相近,但具体仍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剂量确定:
• 猪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会影响恩诺沙星的剂量选择。预防用药剂量相对较低,治疗用药剂量相对较高。在确定剂量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兽医的建议,避免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或剂量过小影响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
1. 配伍禁忌:
• 恩诺沙星与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例如,与含铁、镁、铝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硫酸亚铁、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络合物,降低彼此的抗菌效果。与利福平联合使用时,也可能出现抗菌效果降低的情况。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咨询兽医或查阅相关药物配伍表,确保用药安全。
2. 不良反应:
• 部分猪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包括呕吐、腹泻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抽搐等,尤其是幼猪)、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等。一旦发现猪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休药期:
• 严格遵守恩诺沙星的休药期规定,以确保猪肉产品的安全。不同给药途径对应的休药期不同。例如,肌肉注射恩诺沙星后的休药期一般为10天,拌料给药后的休药期一般为14天。使用后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停止用药,避免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恩诺沙星在养猪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抗菌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正确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来操作,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猪的健康,同时保证猪肉产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