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进口玉米交易如期举行,从目前最新收到的消息来看,率先进行的乌克兰玉米共投放31539吨,成交5551吨,成交率17.60%,最高价2710元/吨,最低价2700元/吨。
价格的持续上涨,让养猪业利润遭遇前后夹击!扩规模抢市占仍是行业变革主线!
猪价一路高涨之时,养猪业整体欣欣向荣;待猪价下行之际,养猪业也开始出现分化,有的继续扩规模抢市占,有的放慢速度待价而沽。
价格下跌,一开始是合理的回归,但目前这种状况已经不科学了。如果抵不住亏损的企业退出行业,“稳产保供”又要重启。真是“打脸”。那跌了又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真涨假涨?
未来3-5年养猪行业主线一定是降成本,长远来看关键是降低仔猪成本
围绕未来3-5年养猪行业的展望,正邦科技指出,首先,行业集中度提升是不可逆的。其次,行业集中度一定会带来大企业的高市占率。再者,降成本一定是行业主线,行业3-5年仍将聚焦在降成本上。
目前的困境下养好猪,首先还是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防好非瘟,第二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这里的途径就包括淘汰产能落后的母猪,提高母猪的PSY,提高仔猪的健康度,降低死淘率、育肥猪的料肉比,可以采用饲料营养的新技术、新途径和新产品。
目前,越来越多的市民都感受到猪肉价格便宜了,在北京的永辉、家乐福等大型超市,10元以下的猪肉重新出现,家庭主妇们表示“猪肉不用再算计着吃了!”除了消费端的影响,猪肉降价给养殖业及管理部门带来了哪些考验,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生猪期货对平抑猪周期有明显效果,猪肉跌势平稳,猪市避免了恶性出栏?
过去的猪周期,每次上涨或者下跌都要经历一年乃至数年的时间,因为猪肉价格高涨,于是大量养殖企业开始养猪,然后终于有一天,猪养得太多了,然后猪肉价格不断下跌,最后跌至谷底,养殖企业养得越多,亏得越多,养猪数量大幅下降,最后猪肉供不应求,价格高涨,这就是猪周期。
面对猪价反弹,牧原、新希望、正邦、天邦、大北农等表示仍需“降本增效”,已成为生猪养殖企业核心逻辑!
国家发改委6月28日表示,全国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同日,概念股走强。自6月22日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已结束了连跌20周的颓势,开启反弹。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