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5月份以来,我国生猪养殖已连续13个月保持盈利,通过及时释放产能过剩预警信号、对头部企业开展“窗口指导”等逆周期调控措施,我国生猪养殖业形成了历史少有的超长盈利期。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猪价总体保持在成本线上运行,近期震荡回落。通过预警引导养殖企业在春节前提早释放产能,今年春节后消费淡季养猪业少有地实现了连续盈利。今年1-5月份,出栏一头生猪平均盈利123元,去年同期头均亏损50元。
受市场行情拉动,今年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新生仔猪数量小幅增加,中大猪存栏量持续增长。当前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充裕,叠加“五一”、端午节后节日消费效应转弱,近期猪价小幅回落,预计短期猪价大幅回升可能性较小,养殖保持微利。据监测,5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5元,环比下跌1.3%、同比下跌3.7%,但每头出栏肥猪仍可盈利76元。
同时,产能调控作用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自2021年开展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以来,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明显收窄,产能增减更为有序有度。2019~2021年,生猪月均价格最大价差分别为每公斤22.3元、7.4元、22.7元,2022-2024年最大价差分别收窄至每公斤13.9元、2.7元和5.8元。今年1-5月份,最大价差仅为1.6元。
去年9月份,农业农村部预判到今年春节后猪价可能季节性回落,及时发布产能过剩的预警信息,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产能过快扩张。在2024年的养殖盈利期,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只增加了92万头,与2022年同样长度的盈利期相比,少增加119万头。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指导地方和大型猪企采取产能调减措施。据测算,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105%上限逐步回调,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了38万头。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持续引导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肥猪;针对生产成本偏高、产能增加较多的头部企业继续开展“窗口指导”,防止逆市场行情扩张产能;强化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落实疫情监测、应急处置和区域化管理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保障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