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生猪价格一直是“七上八下”,即跌不破7元,涨不破8元,就这样不温不火的僵持着。那么,你认为当前七块三四的猪价是高了还是低了?不要有太高期望,事实就是,当前的猪价还是高了!
所以需要警惕,接下来的两个月猪价或面临一次向下俯冲!并且警报已经拉响,就看谁跑得更快。
从最近参加行业会议看到的、听到的一些行业数据给大家做个分析!
日前在河南参加一场生猪行业会议上获得的一组信息显示:
河南省的中大猪截止到4月末,5月龄以上的育肥猪存栏同比增长11%!直截了当,到了5月末,等待上市的标猪就会增加11%。距离5月末还有几天时间?
从新生仔猪看情况更不乐观:河南去年四季度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17%,但是今年1-4月份新生仔猪的数量同比增长了竟然达到了19%。
河南是什么地方?河南省的生猪饲养量已经突破一亿头,而且是全国唯一一个突破亿头的省份。所以河南省1-4月份新生仔猪同比增长19%的“含金量”有多重不言而喻!
这也预示着今年10月份之前市场上生猪供应量会明显增多,市场供应肯定会“亚历山大”!
如果说这是河南省局部的情况,代表不了全国,那我们再来看全国的生猪产能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博士不止在一个场合分析过今年的行情趋势,其实任何人分析产能形势和行情形势,都离不开“能繁母猪”这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能繁母猪存栏决定10个月以后的生猪供应量!没有什么玄学!
(王祖力研究员课件中截取)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从2024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出现转折,到目前为止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这也就意味着从2025年的2月份之后生猪出栏量的趋势性增长。也就是说2025年整体应该是猪周期的下行阶段。
但是从2月份开始到现在5月份了,猪价为什么没有出现下滑,而是一直稳在了7.2-7.4元之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首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年以来消费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撑。
(王祖力研究员课件中截取)
但是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农业农村部统计的“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宰后均重”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从今年的第11周开始白条猪宰后均重明显上升。也就是说今年的压栏和二次育肥增多,并且压栏节奏提前了,(从也就是说该4月份出栏的猪被压烂到了5月份或者是6月份出栏)。
而正是因为这一操作才导致今年5月份之前的猪价依旧能在7元以上“坚挺”着,但同时,这种将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后移的行为,直接让5月份之后的猪价拉响警报!
从全国各项相关数据来看:
3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的存栏量同比增长7%;2024.10-2025.3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7%;一季度全国猪饲料产量已处于近年来的峰值,仔猪、育肥猪等饲料同比增长在10%左右;种种数据都十分明确的给出预警:后期生猪供应增加的态势没有悬念,不可逆转,并且增加明显!
请问,你还有什么幻想?
最近几天很多企业已经嗅到了危机,很多大场已经开始线下放水优惠卖猪,市场上增量跌价出栏明显增多,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关键点——看谁跑得快!
(PS:考虑到去年以来生猪产能增长幅度有限,仅为2.3%左右,所以2025年猪价大幅下跌的风险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