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差距越来越大!五大猪企利润率超10%,十大猪企利润率低于5%!

猪好多网原创 2025-05-17

阅读()

随着上市猪企2024年营收报告陆续披露,在2024年行业利好行情下,多数企业实现盈利。但企业间盈利能力差异显著,从利润率来看,在统计的19家上市猪企中,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德康农牧、ST天邦、牧原股份、神农集团、京基智农;而利润率低于5%的企业达10家,其中正虹科技和东瑞股份仍处于亏损状态。

随着上市猪企2024年营收报告陆续披露,在2024年行业利好行情下,多数企业实现盈利。但企业间盈利能力差异显著,从利润率来看,在统计的19家上市猪企中,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德康农牧、ST天邦、牧原股份、神农集团、京基智农;而利润率低于5%的企业达10家,其中正虹科技和东瑞股份仍处于亏损状态。

 

五大猪企“盈利能力”领跑

 

我们先来看“最会赚钱”的五大猪企。

 

德康农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4.63亿元,同比增长39.04%;归母净利润为41.02亿元,同比扭亏;按“归母净利润”计算得出的利润率为18.26%。

 

德康农牧之所以能在行业中利润率位居首位,主要得益于其显著的养殖成本优势。2024年第二季度,其完全成本已降至6.9元/斤,部分优秀区域甚至低于6.33元/斤。特别是其“二号家庭农场”模式(农户代养全流程),完全成本较传统模式低0.2元/公斤,且合作周期长达10年,在实现低成本的同时,稳定性也极高。

 

ST天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6.44亿元,同比下降5.75%;归母净利润为14.59亿元,同比增长150.58%;经计算,利润率为15.13%。

 

需要注意的是,ST天邦利润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2024年出售参股公司史记生物股权,获得了10.43亿元的投资收益。当然,其生猪业务的利润为7.35亿元,也较为可观。

 

天邦

 

牧原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其中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按“归母净利润”计算得出的利润率为12.96%。

 

牧原股份2024年的高利润率是行业周期红利、成本控制能力、产能释放及全产业链协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养殖成本从年初的15.8元/公斤降至年底的13元/公斤,降本能力十分强劲。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牧原股份高度重视以科技提升生产力,其AI大模型技术推动人均出栏量突破500头(生产部门达1000头),育肥阶段一线员工人均出栏近3000头,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达29以上,全程成活率接近86%。智能化管理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升了疫病防控能力,减少了损耗。

 

牧原

 

神农集团2024实现营业收入55.84亿元,同比增长43.51%;归属净利润6.8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271.16%;经计算,利润率为12.30%。

 

神农集团2024年高利润率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红利+成本快速优化+产能释放”的三重驱动。在2024年猪价较高的情况下,神农集团生猪出栏量达227.15万头,同比增长49.4%;同时,神农集团成功将养殖成本从2023年的16.2元/公斤降低到了14元/公斤以内。

 

京基智农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60亿元,同比下降52.00%;归母净利润为7.14亿元,同比下降59.13%;经计算,利润率为11.98%。

 

虽然京基智农利润率高于10%,但需要注意的是其营收和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其房地产业务受挫。不过,京基智农已成功完成“战略转型”,2024年房地产收入仅12.34亿元(同比-85.63%),但生猪养殖业务收入39.01亿元(同比+38.69%),占比从23.25%跃升至65.45%。

 

单从养猪业务来看,京基智农2024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2023年的16元/公斤降至13.67元/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再加上其深耕广东、广西等高价区,生猪销售均价较全国高10%-15%(2024年局部区域达21元/公斤),叠加区域补贴(如大湾区保供补贴),头均盈利较北方企业高150-200元;可见其养猪实力和潜力都不容小觑。

 

上市猪企利润

 

此外,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罗牛山、ST傲农的利润率紧随其后,其中ST傲农的由亏转盈值得关注。

 

温氏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48.63亿元,同比增长16.64%;其中归母净利润92.3亿元,同比增长244.46%;经计算,利润率为8.80%。

 

巨星农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78亿元,同比增长50.43%;归母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180.36%;经计算,利润率为8.54%。

 

罗牛山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32亿元,同比下降18.73%;归母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增长148.93%;经计算,利润率为7.26%。

 

*ST傲农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7.63亿元,同比下降54.97%;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115.87%;经计算,利润率为6.61%。

 

*ST傲农之所以能扭亏为盈,主要是通过破产重整实现债务重组,产生了大额非经常性收益。实际上,*ST傲农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亏损12.03亿元。这表明,其净利润的转正完全依赖于重整带来的一次性收益,如债务豁免、资产处置等。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财务压力得到缓解,但核心业务并未真正实现盈利。

 

十大猪企利润率低于5%

 

在统计的19家上市猪企中,还有10家企业利润率低于5%,并有两家在2024年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天康生物2024实现营业收入171.76亿元;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144.38%;经计算,利润率为3.52%。

 

天康生物利润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2024年处于猪价上行期,另一方面也是其养殖完全成本从16.5元/公斤降至13.01元/公斤。

 

正邦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26.86%;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下降97.46%;经计算,利润率为2.44%。

 

正邦科技2023年因破产重整产生以股抵债等非经常性收益约85亿元,而2024年此类收益大幅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从85亿元骤降至2.1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24年净利润仍亏损3.33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93.19%,表明其核心业务虽未完全盈利,但已得到显著改善。

 

实际上,正邦科技近3年一直处于“大幅调整”状态,2024年利润虽下降,但经营状况显著改善,所以能否“重回巅峰”还需看2025年的经营情况。

 

正邦科技

 

唐人神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3.43亿元,同比下降9.67%;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123.29%;经计算,利润率为1.46%。

 

大北农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7.67亿元,同比下降13.85%;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元,同比增长115.91%。经计算,利润率为1.20%。

 

值得一提的是,大北农在2024年虽然营收大幅下降,但在利润上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此外,大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饲料业务,占比高达66.24%,养猪业务则是第二大收入板块。

 

禾丰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5.45亿元,同比下降9.52%;归母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74.93%;经计算,利润率为1.05%。

 

金新农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2亿元,同比增长12.91%;净利润为3015.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计算,利润率为0.66%。

 

新五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45亿元,同比增长25.09%;归母净利润为3932.0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计算,利润率为0.56%。

 

新希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63亿元,同比下降386.4亿元,降幅为27.27%。但归母净利润为4.74亿元,同比增长90.05%;经计算,利润率为0.46%。

 

新希望在2024年营收大幅下滑27.27%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90.05%,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大幅下降与猪价红利的共振,叠加业务结构优化和费用管控的协同效应。虽然2024年利润率较低,但其重大战略转型目标完成,且养殖成本改善显著,目前正常运营场线出栏肥猪的完全成本已降到12.9元/公斤,位居行业前列;2025年在成本和规模的双重优势下,有望实现利润率的显著提升。

 

上市猪企利润率

 

东瑞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20亿元,同比增长46.58%,归属净利润为-0.66亿元,虽然同比大幅增长87.28%,但依旧亏损,最终计算利润率为-4.34%。

 

东瑞股份2024年在营收大幅增长46.58%的情况下仍未能实现盈利,核心原因是养殖成本高企与产能扩张(年出栏87.44万头)带来的固定成本压力。虽说亏损大幅收窄87.28%,但其2024年末的养殖成本仍高达15.6元/公斤,在业内仍处于较高水平。

 

正虹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下降9.69%;归母净利润为-6525万元,同比减亏53.34%;经计算,利润率为-5.82%。

 

正虹科技2024年在营收下降9.69%的情况下实现亏损收窄53.34%,利润率从2023年的-11.27%改善至-5.82%,核心原因在于业务结构调整、成本控制与猪价回暖的综合作用;但其成本控制能力仍处于中下游(14.5元/公斤),在2025年猪价下行的趋势下,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生猪

 

结语

 

总体而言,2024年生猪行业在周期红利下整体实现盈利,但企业间盈利能力分化明显,利润率从-5.82%到18.26%跨度极大,这凸显出成本控制能力、战略灵活性与业务结构健康度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高利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成本优势与战略聚焦上,低利润企业普遍受困于成本高企与业务结构失衡,还有一部分企业依靠“变卖资产”渡过难关。现在及未来,在微利时代之下,具备全链条成本控制能力、抗周期调节机制及多元化收入结构的企业,将在新一轮周期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单纯依赖价格红利或资本运作的企业,急需加速业务重构以应对长期挑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