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尘埃落地,各大猪企相继发布业绩预告。超级周期下,牧原、温氏、傲农等一众企业亏损近218亿,但令人惊讶的是正邦竟然扭亏为盈,且年度盈利高达100亿。对于2024年的行业趋势,牧原表示生猪供应量预计下滑,预计行情更乐观。但也有人认为,2024年将成为猪企“优胜劣汰”的关键一年,产能淘汰的主角将变为中大型猪企。
牧原预亏38亿
据牧原公告显示,2023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38亿元–4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49.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9亿元–4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32.6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7亿元–4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46.9亿元。
如此看来,牧原在生猪产能提升约260万头的基础上,2023年利润减少约190亿!如此大的利润跌损幅度,也难怪投资者对猪肉股的信心越来越低,就连猪茅本身股价也是数次遭遇“滑铁卢”。
最终,牧原公告显示,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73元–0.87元,上年同期盈利2.49元。
更进一步,从生产成本来看,牧原2022年造肉成本为15.7元/kg,2023年造肉成本降到15元/kg左右,同比下降0.7元/kg。
以牧原120公斤的出栏均重计算,其2023年的头均养殖成本约1800元,相较2022年下降约84元/头;再结合牧原年销6381.6万头的庞大产能,可知牧原2023年通过降本节省资金约53.6亿元!
但相信不少朋友还记得,牧原希望“深度挖潜 养猪成本再降600元!”从2023全年成本波动的情况来看,要实现600元降本难度确实很高,尤其是在其成本本就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情况下。
由此可见,养殖业降本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且即便达到“牧原水平”也难以保证盈利,但养猪正在进入微利时代,所以说其他大型猪企2024年的“成本压力、现金压力、股价压力”会更大,优胜劣汰的浪潮正席卷而来......
猪企“优胜劣汰”上演
据各猪企公告显示,牧原预亏39-47亿、温氏预亏60-65亿、傲农预亏30-36亿、天邦预亏26-29亿、大北农预亏18-22亿、唐人神预亏13.5-16.5亿、天康生物预亏14-16 亿、神农集团预亏3.55-4.35亿、金新农预亏3.95-5.85亿、东瑞股份预亏4.8-5.4亿、华统股份预亏4.9-6.1亿、正虹科技预亏1.1-1.5亿。
据此算出,上述12家猪企2023年最少预亏218.8亿!
所有猪企中,亏损最大的是温氏,温氏2022年盈利52.89亿,养殖成本同样由17.2元/kg降低至16元/kg左右。可以看出,温氏的降本成绩十分优秀,但奈何依旧太高。
而最危险的企业,已经从“正邦”变成了“傲农”。
傲农生物1月30日晚发布公告显示,预计2023年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亿元到-10亿元。若公司2023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行业内关于傲农猪场退养、拖欠款项等负面消息频频传出,可见其现金压力确实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正邦面临退市风险之时,受到相关单位、国资的大力帮扶,最终稳住这家原本的“全国第二大猪企”不至于暴雷。如今,虽然正邦投入双胞胎旗下,却也放出“2023年盈利100亿”的好消息。
据*ST正邦1月26日晚间公告显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亿元~10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但正邦扭亏靠的既不是养猪也不是饲料,而是“卖身”——依据法院裁定结果,债权裁定总金额269.92亿元,正邦实施以股抵债产生的重整收益预计约175亿元~185亿元,上述重整收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中。
实际上,单纯从养猪业务来看,正邦依旧亏损30-40亿元。但这两年来,正邦已经大幅收缩养养猪产能,从最高峰1492.67万头降至547.85万头,去化近1/3产能。
并且从2024年的猪价形势来看,正邦不排除继续减产的可能性。虽然正邦如今并入双胞胎,但2023年双胞胎能否盈利也是未知数,毕竟就连隔壁牧原都难免亏损!
据此来看,2024年傲农、正邦也许会进一步降低产能。
但与之相反的是,牧原可能还会增产约10%!
牧原近期在投资者对话的活动中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牧原对2024年的行情更乐观,表示在供给端,当前能繁母猪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整体为下降趋势,2024年生猪供应量预计将低于去年;在需求端,随着经济逐步企稳,2024年需求量预计将有一定上升。
二是牧原表示公司12月底的能繁母猪数量为312.9万头,对应预计2024年出栏增长在10%左右。
这意味着,牧原对2024年行情更加看好,并且大概率将提升产能到7000多万头!
无独有偶,温氏2023年末的能繁母猪也达到157万头,较2022年末提升17万头,提升幅度也约为10.8%。如果再算上PSY水平的提升,也许温氏2024年最终出栏量提升还不止10%(260万头)。
整体来看,养猪企业已经在猪周期下迎来了“分水岭”,像牧原、温氏这样的头部猪企,其增产10%就已经高于绝大部分猪企的全部产能!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只要头部猪企还有钱、还能提升,他们扩张的步伐就不会完全停滞。有人退出就有人扩张,生猪供应能低到哪里去?
造就“微利时代”的不是别人,正是大猪企们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