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A股首度再迎水产饲料行业新军。祝贺粤海饲料于深交所主板成功发行上市!
近期,全国饲料价格迎来“涨”声一片,包括新希望、通威等大型饲料企业,不过,随着“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推进,以及“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杂交构树、饲料桑等区域特色饲草资源”,将会有效缓解国内饲料业对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的需求,切实改善粮食进口激增的现象。
2月16日,粤海饲料成功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1313
2月16日,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粤海饲料”,001313)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并举行了上市敲钟仪式。时隔5年,A股首度再迎水产饲料行业新军。粤海饲料本次共发行1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5.3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53800.00万元。
粤海饲料成立于1994年,一直以来深耕特种水产饲料领域,截至目前,公司现有1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苏、湖北、湖南等地。2020年,粤海饲料水产饲料销售97.09万吨。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安徽年产10万吨水产配合饲料项目、海南年产12万吨水产配合饲料项目、中山泰山年产15万吨水产配合饲料扩建项目、研发创新中心项目。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预计实际产能将达到156.52万吨/年,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供应能力,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公司现有产品和未来新产品的上市提供可靠的生产条件。
“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粤海饲料发展航程中辉煌的节点,是开启公司‘鱼跃龙门’新篇章的钥匙——本次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的落实将进一步壮大公司整体实力,提升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全球化创新发展。借助此次股票成功的发行,粤海饲料将持续的聚焦国际创新产品的研发,加快市场拓展的进程,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回馈投资者的支持与信赖。”粤海饲料董事长、总经理郑石轩称。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更多的饲料企业,各地饲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但是由于饲料需求量的急速增加,饲料价格仍在不断攀升,而饲料价格的不断走高,又源于饲料原料的上涨。
周期性波动的饲料价格
饲料价格的波动,跟饲料原料、养殖业需求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来说,玉米成本占整个饲料成本60%左右,对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其次为豆粕、鱼粉、赖氨酸等,也会带动饲料价格上涨。
近十年来,饲料价格的波动,与玉米价格走势同频共振。朱增勇称,总体来说,从2010年至2014年,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饲料价格稳中有涨;随着2015年开始玉米价格下跌,饲料价格开始逐渐回落,2015年至2019年总体处于低位;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和家禽存栏量的增长,玉米价格上涨带动饲料价格呈现涨势。
对于这一周期性变化,张海峰称,农产品的周期性特点,核心逻辑还是由利润-产能-需求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叠加天气、产量、政策等外部变量。饲料价格的表现及波动从根本上都是遵循市场供需变化而变化,政策、汇率、进出口等其他因素起催化作用。
他说,相较其他农产品,玉米的价格比较稳定,2010年~2015年维持在2000~2300元/吨的区间内;直至2015年,受进口、产量等供给端因素的影响,价格下探至1300元/吨后,呈逐年递增态势。豆粕也是类似的逻辑。
中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刺激着饲料粮的大量进口,由此导致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的24.1%。这意味着,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其中,大豆进口量9651.8万吨,国内产量仅1640万吨,这意味着大豆进口依存度为85.5%。而进口增幅最大的是玉米,占国内产量(27255万吨)的10%。
鉴于玉米、大豆长期大量进口,畜牧主管部门早在多年前就提出过饲料粮减量替代的方案构想,最终于2021年3月发布《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要求“降低料中玉米、豆粕占比”,旨在“适应大宗饲料原料供需趋紧的新形势,提升原料利用效率,立足国情构建新型日粮配方结构,加快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促进饲料粮保供稳市”。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朱增勇称,“饲料粮减量替代”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建立适合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环境的畜禽饲料配方,逐渐降低饲料养殖成本,随着饲料配方的优化和优质高效产品替代,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将会逐渐下降。
在张海峰看来,这实际上是对行业的深度改革,促进养殖业和饲料业的专业化合作分工。拥有技术、人才优势的大型饲料企业,一直以来,都在对原有的饲料配方进行优化调整,以期降低原料成本。
不过,林国发认为,“饲料粮减量替代”从减少玉米、豆粕依赖来说,难度较大,核心在于提高饲料转化率,避免出现类似于2020年至2021年的大比例、大体重压栏,牺牲养殖效率所导致的饲料“浪费性需求”。
此外,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2021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2022年扩种大豆和油料。
林国发称,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打出,将有效缓解粮食进口激增的现象,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的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适当增加大豆及油料种植面积,可以缓解因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对国内油脂及油料供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