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对于养猪业而言,依旧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非瘟、禁抗、环保、新冠……在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一道道无形的门槛正横亘于现在与未来之间,令人措手不及,打乱了原有传统的发展节奏;与此同时,在整个行业貌似陷入“被动”的困局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正在扑面而来,产业链格局正待重塑的可能,养猪业的未来会如何演化?
作为一家种猪产业集团,天兆猪业无疑也正在受此挑战。对此,天兆认为,哪个企业能坚守创新,就有可能转危为机,闯出一片新天地。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大考,养猪业如何用科技破局?天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传统的平面猪舍,到如今全国各地正在动工建设的楼房式猪舍,天兆猪业始终以勇攀“猪”峰为使命,在探索先进的猪场建设模式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升级猪场硬件,提高养猪效率,立志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科技至“先”:探索楼房养猪“无人区”
后非瘟时代,养猪业规模化提速,猪场硬件也随之升级。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集节省土地、疫情防控、成本控制等优势于一体的楼房式猪舍,无疑将在中国养猪业规模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楼房养猪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平层叠加。除了楼房的外形,更关键的还在于内部的设计,首先要解决用电安全、通风、粪污处理、防腐等一系列问题,最让人担忧的技术难题还在于高密度养殖带来的疫病控制问题。可以说,探索楼房养猪的发展模式,每一步都是创新的颠覆,每一步都没有经验可借鉴,无异于行走在养猪发展的“无人区”。
对于天兆猪业来说,探索“无人区”既是目标,更是责任,而这些探索也必将成为后来者新的路标。多年来,天兆凭借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在全国各地创新组合楼房式猪舍布局,采用了单栋、双栋、三栋、四栋、六栋等多种布局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楼房式猪舍的优势。2020年底,位于兰州新区生态循环养殖园的兰州核心育种场正式投产,该场是天兆猪业目前在全国最大的原种猪繁育基地,也是第一个同时饲养加系、法系种猪的核心场。投产大半年以来,因其在疾病防控、环境保护、成本节省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备受各方关注认可。
科技至“严”:五层防护下的生物安全防线
2018年,一场突发的非洲猪瘟疫情,让养猪行业对“生物安全防控”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思考。后非洲猪瘟时代养猪,必须从根本上寻求一种新的防控方式从而隔绝病毒的侵袭。从硬件角度来看,只有新建猪场或对猪场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才有可能扩大产能、复养成功。如果猪场本身硬件无法支撑猪场的生产节律,将产生很大的隐患。
什么样的猪场才算有“安全感”的猪场?天兆猪场的安全感或许来自其科技硬核,这也是天兆猪业长久以来的基因。一直以来,天兆猪场在猪舍设计与建筑方面颇有心得,追求的是性能、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不变的是对现代化养猪的坚持。天兆猪业兰州核心育种场,正是天兆在猪舍建造与设计方面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
兰州核心育种场2019年8月5日破土动工,于2020年12月底投入使用,所有猪舍均采用楼房式猪舍模式进行建设,兼顾了猪场的环保、成本与生物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根据不同的生物安全级别,从猪场规划设计入手,从外到内布局了五层梯次性增强的防护体系;楼栋内科学的分区分流,减少了人、车、物、猪、污物的交叉污染风险;减少猪场入口,让每一层都可以进行封闭,变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猪场。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每一层都达到完全隔离的效果。此外,借助立体交通管道路径最短的优势,可对病死猪、粪污、臭气等潜在污染物进行即时准确清除,减少病菌、病毒在场内扩散的风险。在饲喂方面,猪场饲料采取统一集中输送的方式,先将饲料定点输送到场外的料罐中,再通过饲料系统传动到场内的料仓,再到场内的料线,做到每一层、每一单元、每一头猪的精准饲喂,也减少病毒通过饲料传播的风险。
科技至“远”: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与实力
改革创新无止之境,也许风雨一路,而勇于破局者可主沉浮。要真正应对短期的风险,抓住短期的机会,没有对长期趋势的研判和长期目标的坚持,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勇攀“猪”峰的道路上,天兆猪业行稳致远。
从平面猪舍到楼房式猪舍,天兆猪业始终在探索适合中国猪业发展的猪场建设模式,不断升级猪场硬件,追求更高的养猪效率。而天兆多年来关于养猪技术上的沉淀与创新,在楼房猪场上得到了融合的体现。
后非瘟时代,养猪对猪场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对新需求,兰州核心育种场每栋猪舍建设层数为7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公猪站及配种舍、妊娠舍、产仔舍、保育舍、培育舍、环保中心,场内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完善,严格按照“选育国际化、生产智能化、粪污资源化、防疫制度化、管理高效化、利益共享化”的要求进行建设运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猪舍特殊的设计可以对外排的气体进行集中除臭处理,让猪舍保持空气清新。此外,猪舍采用全封闭式的设计,并在进气口设置有防蝇防鸟网、粪道防风板,避免外界蚊蝇进入猪舍,配备了各项无害化处理设备,对猪场内的各项废弃物进行即时无害化处理,防止蚊蝇滋生,真正做到场内无污水、无臭气、无蚊蝇,兼顾了猪场的环保、生物安全。
据悉,兰州核心育种场将建成包括种猪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和生猪屠宰加工(合作)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全面投产后,常年可存栏纯种基础母猪2.2万头左右,年生产繁殖出栏各类猪只55万头左右,可为大西北乃至全中国养猪事业提供最优秀的种猪资源,为大西北地区提供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猪肉食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天兆猪业会继探索创新的步伐,力求真正做到楼房养猪的标准化示范,为促进生猪产业生态、高效、优质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在新一轮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激荡下,产业上下游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交叉碰撞,给未来猪业发展提供了无数可能。此刻,养猪技术的创新,在楼房猪场上得到了较好的融合体现。“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勇攀“猪”峰是天兆的征途,也是中国猪业的征途,凡走过处,皆有回响。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