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华储网发布通知称,第二轮第1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挂牌竞价交易3万吨,交易时间为10月10日。然而,26日商务部在发布会上又表示,国庆节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向7省市投放中央储备牛羊肉,青岛在全市设置120个批零网点,组织投放政府储备肉类和蔬菜。
累计投放中央储备猪肉9万余吨
9月24日,华储网发布《2021年第二轮第1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3万吨,收储通过竞价交易方式确定承储企业,承储数量和入库成交价格。交易时间为10月10日。
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数据,全国平均猪肉批发价年内逐月走低,从1月份的46.71元/公斤,跌至9月份的20.54元/公斤,区间累计降幅达56%。
据了解,7月份以来,为应对生猪和猪肉价格过快下跌,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第一轮已进行3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工作,合计挂牌收储5万吨,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稳定市场预期。这些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的势头,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反弹。
然而,9月26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保障节日市场供应,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专题新闻发布会。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会议上表示,今年以来,累计组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9万余吨,牛羊肉8300吨,收储中央储备冻猪肉4.2万吨。此外,为保障肉类供应,国庆节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向7省市投放中央储备牛羊肉,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节日消费需求;并指导各地适当增加政府储备,适时组织投放;海南等地组织平价菜投放市场,青岛在全市设置120个批零网点,组织投放政府储备肉类和蔬菜。
猪肉板块持续拉升,逆势上涨
9月27日早盘,猪肉板块持续拉升,截至发稿,顺鑫农业涨逾7%,牧原股份、新希望、立华股份涨逾5%,其余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涨。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表示,国家高度重视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针对生猪价格持续偏低的情况,7份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挂牌收储5万吨猪肉储备。
对于如何看待后期猪肉价格走势,彭绍宗表示,未来几个月,随着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叠加秋冬季和两节猪肉消费趋旺、需求增加,生猪价格可能会逐步有所回升。
平安证券分析,从历史经验来看,2009年至今我国共进行过12次收储,单次收储规模在几万至几十万吨不等,按照我国月均消费量350-400万吨计算,收储量占消费比重较低。
考虑到屠企冻品库容等因素限制,平安证券认为收储量不足以扭转周期供需格局,但将拉动短期需求,提振市场信心。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16日,近30日内,有机构对于猪肉板块表示看好,具体来看,有16只个股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占比超五成,其中,牧原股份获得看好评级次数最多,为16次,顺鑫农业、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大北农、龙大肉食、湘佳股份等6只个股获得看好评级次数也均在5次及以上。
展望后市,华创证券指出,从供需两端,年内猪价反弹的幅度可能比较有限,目前行业正处在周期底部位置,由于上一轮超级盈利周期以及养殖规模化进程的加速,行业去产能的进程或许会较为缓慢,当前时点仍然要耐心等待周期拐点的出现。生猪养殖行业面临持续的降成本考验,能够顺利穿越周期的企业大概率会是具有管理优势、效率优势、资金优势的养殖主体。投资角度仍建议积极关注成本领先的龙头,以及经营稳健、边际改善比较显著的上市猪企。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国庆临近且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四季度居民猪肉消费量或将有所恢复,猪价大概率小幅提振。生猪价格走势存在着较为规律的季节性波动,尤其以国庆、元旦春节共同影响最为突出,即在每年9~10月和12月-次年1月价格大概率走高,节后回落。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