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构建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灵活高效、运作规范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合理平滑“猪周期”波动,有效调控市场异常影响,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还要建立预警机制。精准选择预警指标,合理设置预警值,细化完善预警程序。加强部门会商,确认预警级别和预警信息口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国家层面将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作为预警指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表示,“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具有先导性指标的作用,可以通过能繁母猪的变化对于未来八到十个月以后的生猪产能变化做一个预警;“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能够既从生产的角度又从消费的角度,对于整个猪肉价格的变化和生猪生产的变化进行关注。
此外,《预案》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设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国家层面常规储备主要用于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临时储备主要是在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产能大幅下降时进行收储,以稳定生产预期。同时,储备规模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