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农民日报: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会降至较低水平吗?

农民日报 2021-05-07

阅读()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23.64元,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30.6%。同时,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38.96元,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27.6%,全国30个监测省份猪肉价格普遍下降。

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开始持续回落。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23.64元,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30.6%。同时,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38.96元,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27.6%,全国30个监测省份猪肉价格普遍下降。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会降至较低水平吗?

 

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猪生产继续恢复: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

 

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

 

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

 

量增价稳,今年生猪保供工作开局良好。

 

01 猪价大幅回落的原因何在?

 

近三年来,主要受到周期性波动、一些地方不合理禁养限养措施以及非洲猪瘟疫情叠加影响,导致生猪供需关系紧张,猪肉价格上涨,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猪周期”。

 

为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出台了19条政策措施,在基建投资、贷款贴息、养殖用地、绿色通道等多个方面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自2019年年末以来,以能繁母猪存栏量由降转增为标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并于2020年三季度开始显现为猪肉产量增长,猪肉供需关系逐步缓解。

 

 

随着近期生猪出栏明显增加,供需形势持续改善。同时,春节之后猪肉消费下降,两种因素叠加,因此猪价开始大幅回落。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

 

综合来看,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今年6、7月份,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之后再过4个月左右,每个月的出栏量也会逐步恢复到常年水平。

 

02 猪价会回落至曾经的较低水平吗?

 

综合来看,可能性较小。

 

·猪肉消费需求呈季节性特征,节日期间猪价或出现阶段性反弹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介绍,按照常年猪价的走势,端午节前后,随着猪肉消费增加,猪价有可能会出现一波上涨。预计2季度,全国规模猪场肥猪出栏量同比增幅将达到50%,市场供应总体宽裕,价格不太可能超过前期高点。

 

·生猪饲养成本提高

 

2020年以来,玉米、豆粕价格都在上涨,饲料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规模化猪场固定投资大,新建猪舍、购买设备等成本需要均摊。

 

非洲猪瘟疫情也对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提高了要求,许多养殖场(户)在猪场防疫、改扩建猪舍、购置自动化养殖设备、粪污处理设备等多方面也加大了投入。

 

例: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陵县方圆猪场场长庞玉合:

 

经历了非洲猪瘟疫情后,大家都意识到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养殖场(户)们纷纷对旧猪舍进行了改造,方圆猪场去年也安装了自动饲喂料线,来减少人与猪接触的频次,同时为强化防控力度,人员和车辆进出猪场要全方位消毒,调入仔猪也要先放入承包的另一块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消毒和隔离。此外,找合适的土地分散建设1000头的合同育肥猪舍5栋,将母猪场和育肥场完全分开,实现分点饲养,育肥猪实现全进全出,以减小疫病传播可能性。为此,投入了不少资金。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认为,长期来看,成本项目上涨都是刚性的,最终会传导到猪肉价格上来。如果按照生猪养殖每公斤平均成本17元计算,加上养殖、屠宰和流通环节的适当利润,集贸市场猪肉合理零售价格必然会水涨船高。

 

03 如何防止猪价大起大落?

 

生猪具有“一长一短”两个显著特征。

 

“长”是指生猪生产周期长,由后备母猪到仔猪育肥出栏总计需一年半时间;

 

“短”是指冷冻猪肉储备保质期短,按照有关标准最长为10个月。

 

“一长一短”的特性使得猪肉稳产保供要求更高,调控难度更大,调控成本更高。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会降至较低水平吗?

 

养猪场户主要基于当期市场行情作出生产决策,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生猪市场大体呈现“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周期性现象,这种产业波动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农产品市场调节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

 

防范猪价周期性的大幅波动是重点。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

 

目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正在密切监测生猪生产发展动态,抓紧研究稳定产能的措施,初步考虑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目标,以产销大省、养殖大县和大规模养殖企业为抓手,利用好市场调节功能,同时发挥宏观调控的兜底保障作用,设定分级调控区间,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的自动触发机制。

 

·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

 

在加强监测预警的同时,建立权威的信息获取渠道,让养殖户、养殖企业能够了解到更为客观的市场信息也格外重要。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多部门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通过统一权威的发布窗口,集中发布生猪全产业链的信息,指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

 

·发展规模化养殖以缓解猪周期

 

本轮生猪养殖恢复过程中,规模养殖场和大型企业贡献较大,中小散户的业态也随形势恢复。相较于中小散户,规模养殖场和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对于价格形势分析和调整能力强,对缓解猪周期是个有利因素。

 

202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7%左右,比2019年提高4%。

 

·丰富肉类供应

 

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方案要求:

 

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680万吨、500万吨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肉品供给,保障猪价平稳。

 

杨振海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畜牧业要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既要保供给,还要考虑保质量、保多样。要站在新起点上,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畜禽产品需求。

 

04 生猪保供工作,接下来怎么做?

 

稳产保供不能只算短期账、经济账,更要算长期账、政治账。·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还提出省负总责的约束机制。

 

·农业农村部制定《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东北、黄淮海、中南地区为生猪及产品调出区,要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贡献,实现稳产增产;

 

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销区,自给率要达到并保持在70%左右;

 

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通过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保证掌控猪源达到消费需求的70%;

 

西南、西北等地区为产销平衡区,要确保做到基本自给。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引导养殖场户特别是大型养殖龙头企业在各大区合理布局生猪产能,既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也兼顾地方责任。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生猪稳产保供,每个地方都要把责任扛起来,不能只想吃肉,不想养猪。落实责任不是搞计划经济、封闭市场,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因地制宜发展生猪养殖。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