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聚焦两会 | 刘永好:两三年内生猪存栏量将远超需求,猪周期加速加剧见底

澎湃新闻、国际畜牧网 2021-03-04

阅读()

3月3日,从新希望集团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引导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他建议鼓励猪...

3月3日,从新希望集团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引导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他建议鼓励猪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小散户加快转型升级。

 

目前猪产能逐步提升,肉价逐步回归。在两三年内,猪周期又将加速见底。为预防产业“一哄而上、一冲就散”,因资本过热推动产能严重过剩,有必要着眼长远,出台一系列引导政策。

 

在2020年7.78万亿的农业产值中,猪产业接近1.3万亿,占畜禽养殖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但生猪养殖产业中,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会形成三到四年一次的“供给不足—价格上涨—存栏过剩—供给过剩—价格下跌—养户退出—供给不足”的周期性循环,就是常说的“猪周期”。

 

刘永好表示,这轮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传入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超级猪周期”:一方面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降低,2019年能繁母猪存量下降48%。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快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产能恢复、行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猪肉供给短缺,一度出现40多元每公斤的毛猪收购“天价”,超高猪价持续了长达20个月,远超史上任何一次猪周期。

 

刘永好认为,两年来,出于防控非瘟、环保升级、政策鼓励、肉价高企等原因,龙头加大投资、大量工商资本涌入,猪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化率自非瘟前的46%疾升至53%,原本占产业主导的、以家庭养殖为主的“小散户”面临巨大冲击和生存压力。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据统计,截止2021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16个月增长,产能逐步提升,肉价逐步回归。

 

但刘永好提醒称,按此增速发展,在两三年内,中国的生猪存栏量将达7至8亿头,远超中国市场消费量,猪周期又将加速加剧见底。因此,为预防产业“一哄而上、一冲就散”,因资本过热推动产能严重过剩,甚至在下轮猪周期下行冲击时,出现“还不上贷款就杀母猪、砍猪场”的极端情况,有必要着眼长远,出台一系列引导政策,规划好、调控好、储备好、利用好现有生猪产能。

 

他在提案中建议,要科学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推动行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继续支持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小散户适度养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小散户加快转型升级。

 

刘永好称,中国农村的传统养猪模式仍将长期存在,是帮助农民增收的事业。非洲猪瘟对散养户和中小猪场形成了较大冲击。

 

图片

 

2020年上市猪企生猪销售数量排行:新希望位列第四位

 

2021年1月上市猪企销售排名分别是: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天康生物、傲农生物、唐人神、大北农、金新农出栏量分别为79万头、73万头、100万头、47万头、15万头、16万头、16万头、31万头、10万头。

 

接下来,他认为有必要针对家庭为主的散户,一方面由国家提供一定信贷政策支持,鼓励恢复生产;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养户改造全封闭式猪场,提供技术、动保、融资等多方面支持,鼓励开办中短期培训班,通过“以大带小”、“以新带老”、“输血联建”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养户迅速转型成为适度规模的新型养殖经营主体,帮助中小养户重塑信心、恢复生产,让产业有人干、乡愁有所依,实现传统养猪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刘永好建议,对规模化养殖企业要设置有梯度的准入资格,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预防产能过剩,以支持符合行业资质、长期扎根农业、拥有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企业规模化发展。

 

他认为,可以参考农业发达国家对产业的调控经验,对10万头以上规模的养猪企业设置许可证/行业准入制。

 

刘永好还建议,应细化养猪企业的环保准入标准、加快健全环保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的行业标准、以政策形式规范为防控非瘟新增的产业用地需求。

 

他认为,在猪价下行期,猪场粪污治理是成本大头。猪产业环保设施、粪污副产品的市场化、资源化利用才能够真正反哺产业、长期发展。应加快健全与完善生物有机肥生产标准及行业补助相关政策。

 

最后,刘永好建议,要构建打通全产业链的产业大数据监测平台,以科学预测、及时调控投资、产销、供需关系。

 

他建议应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实现饲料、育种、养殖、屠宰、加工、消费终端各环节数据共享,密切监测全产业发展动态,定向定时公布相关产能数据,引导理性投资,以降低猪周期波动幅度,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猪周期波动的风险。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