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育种一定是要培育综合能力,既能让猪产的多,长得快,死得少,适应能力强,提升其综合生产性能。又能让消费吃到安全美味的肉制品!”在生猪育种领域深耕30年的小店种猪副总经理张茂这样定位当下我国的生猪育种方向。而这也是小店种猪这个有着40多年育种历史的“老企业”对新时代育种理念做出的新诠释!
在第六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猪好多网对话小店种猪副总经理张茂
40年的见证、参与和深耕
回首我国生猪育种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基本和改革开放保持了同步,大概有三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物资的匮乏,老百姓对于能提供更多“能量”的膘肥肉厚的本土猪肉更为青睐,那时候中华土猪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更青睐高蛋白的“瘦肉”,所以当“长得快、吃料省、瘦肉多”的洋猪品种被我国大规模引进后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尽管中间育种企业也尝试过“土洋结合”的育种方向,试图将本土猪抗病强、适应能力好的基因也发挥出来,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所以在后来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我国生猪育种的主要方向就是“围绕外来品种开展本地化育种”。
直到2018年非洲猪瘟的爆发,我国生猪育种业才迎来最深刻的一次变革。
众所周知,2018年的非洲猪瘟让我国母猪损失惨重,但就在行业急需在海外大量引种的时候,作为中国引种来源的两大核心国,美国和加拿大却相继竖起了引种的“暂停牌”。在这种国际形势的“逼迫”下,国家从2021年开始,连续颁布《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等多个重量级文件,将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将25家主攻种猪研究的生猪企业纳入“补短板”阵型,给予重点扶持,就是希望我国生猪行业尽早摆脱种源垄断,实现“种源”自由……
顺着这个脉络,再看来小店种猪的发展,每一步几乎都与行业和时代的步伐保持了同频!
小店种猪1978年建场,和改革开放同龄,是国内第一批规模化瘦肉型种猪企业。1983年,小店种猪首次在法国引进瘦肉型种猪,自此之后的40年时间里又分别从法国、比利时、英国、丹麦、美国等国家先后9次直接引种。在不断的“引种-育种-获得遗传进展”的循环中,小店种猪的育种成就逐渐被认可!1992年小店种猪就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后来又陆续成为中国种猪生产管理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农业农村部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种猪育种软件的参与编写单位之一,全国第一家驰名商标,国家第一批生猪核心育种场……2022年,小店种猪和温氏股份、史记生物、新希望六和等在内的25家生猪育种企业一起被纳入国家种业补短板阵型队伍行列!
梳理中国生猪育种发展史的短短40年,每一个阶段的育种理念和发展特色背后其实都有时代的印记。罕见的是每一个阶段,小店种猪,都深度参与了其中,并用40年时间见证着我国生猪育种的每次变革,直到今天!
难得的是,在40年的竞争发展中,生猪育种领域几经洗牌,小店种猪依然坚挺地屹立在这个行业的头部。按照畜牧行业媒体统计,小店种猪在国内种猪企业销售量TOP15中占据一席之位,也是北方地区唯一的上榜企业。这些足以证明,今天的小店种猪依然拥有强劲的竞争力。
真正做育种的企业其实不多
一个企业如果要在某一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这个竞争力能一直保持40多年,更难!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种猪市场规模约为大几百亿,且我国种猪企业CR5仅5%(按中国市场营收统计),而国外种猪企业CR3接近50%(按照全球营收统计)。这样来看,中国种猪市场还是一个没有龙头的宽广赛道,但同时也意味着,未来这个领域终将呈现出寡头化格局,而我国现有的上千家育种企业将在不远的未来直面激烈的淘汰赛。
那么,谁会被淘汰?
“在生猪育种领域有过太多的‘过客’,他们都曾想用‘速胜’和‘短线’思维来育种领域实现快速获利,但是事实证明,生猪育种从来都不是一口能吃一个胖子的行业,这个行业太过‘务实’,猪要一头一头养,种要一头一头测,还要一轮一轮选,周期太长,投入太大,太需要耐心。所以真正做育种的企业并不多,从这个层面看,竞争并不是很大!”张茂从另一层面解释了竞争。
“我是1994年大学毕业后入职小店种猪,到今年正好30年。那时候没有计算机及育种软件这么先进的工具,我一到公司就看到前辈们正用专用的计算器、尺子在进行计算,那时候他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在做育种。到1997年我们开始运用背膘仪及育种软件进行性能测定。后来我们设了动物育种博士后工作站,将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测定相结合;2001年小店种猪成立了养猪技术研究所,分别就瘦肉型品种与地方品种开展选育工作,形成自有繁育体系,并在2012年打造出中国驰名商标——‘小店’牌种猪。近几年小店种猪又采用全基因分子遗传学全群选择,大大加快了选育进展,种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我们每年测定数据在10000头以上!”张茂如数家珍地回忆。
所以,就算真正做育种的企业并不多,小店种猪也可算作之一,至少上文提到的种种成就和荣誉,不会骗人。
大道至简!“认真做育种”这个最朴素的行为,应该就是小店种猪40年一直拥有强劲竞争力的核心。
育种竞争终端局:消费才是指挥棒
如果说2018年之前,中国生猪育种一直在裹挟中严重依赖进口,一直是在“拿市场换技术”,那2018年之后,我们则开启了“用技术赋能产业最终实现自主独立”的育种之路,且这一次育种方向的变革显然更具有时代特色:消费者在向猪肉要品质!
所以这就对育种企业提出两个明确的需求:一、面向养殖户要保证你的猪少生病、好饲养,可以多赚钱;二、面对消费者要保证你的猪肉健康、美味会被更多的消费者带回餐桌。不得不说,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对于育种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但是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将不能持久。
于是,2022年小店种猪再度从法国AXIOM(艾克西姆)核心育种场引进750头曾祖代原种猪。
张茂坦言:“高繁殖性能是法系的最大优势。从法国引进的这批种猪,具备高产、快长、好养、健康、多乳头等特点。其中法系大白血缘系统多达14个、全基因猪只乳头8对以上,法系长白血缘系统多达8个、全基因猪只乳头也在8对以上。按照多位育种专家的说法叫:本批种猪优点突出,缺点不明显!到目前从法国引进的这批种猪的第一代种猪已经顺利销售完毕。并且小店种猪目前已形成“北方片区主打法系、陕西汉中主打丹系、北京主打英系”的战略矩阵,实现多基因全品系繁育,切实满足不同市场客户需求”的市场局面。
针对消费终端,小店种猪在北京有自己的屠宰场,肉质测定也是小店育种任务的重要指标。2023年小店种猪还引进了一位博士后,专门负责对肉质、肉味进行研究,最终就是希望通过育种手段改变猪肉风味和品质,而这也是所有育种企业竞争的终局!但是行动起来的企业还屈指可数。
对于这两个方面,张茂表示,小店种猪已经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合作,致力于培育出兼顾“养殖”和“消费”两端的优秀种猪!
所以,当下谁能站在终端局把控育种方向,谁就握住了更多的胜券!
对于未来,张茂说小店种猪依旧会以“精品思想、市场战略、服务意识”这个用了40年经营理念为指导,尤其要强化服务意识,这也是小店种猪在新的养猪时代下继续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秘诀!
猪好多网对话小店种猪副总经理张茂" />
编后语
站在中国生猪育种的产业历史中,当今我国养猪业在饲料、出栏、屠宰、消费领域已是全球第一,以庞大的市场作为基础,发展基因技术,育种技术成为全球种猪第一并非空谈,只要多一些“实实在在做育种”的民族企业,我们敢言:二十年后巅峰见。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