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季度以来,猪价全线上涨,市场对后市预期较为乐观,但对于猪周期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新周期是否已经开启?猪价是否进入上行期?一起来看看目前行业内的各种观点。
“从4月中旬起,生猪期货价格震荡反弹,但生猪概念相关的股票价格却下来了。”在股票、期货市场均有持仓的投资者鲁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并没有平仓,反而加仓了生猪概念股,当前正是“捡便宜”的好时机。
进入五月份全国为三元生猪价格和白条价格均震荡上行,截至上周五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5 69元 公斤,较四月底上调1 22元 公斤,涨幅8 36%。白条均价19 97元 公斤,较四月底上调0 88元 公斤,涨幅4 61%。
从2021年开始国内养猪业快速恢复,市场供应增长并超非瘟前水平,生猪价格也逐步回落至正常价格区间,但猪肉进口仍保持高位,并给国内市场供应带来压力。
猪价快速回暖,使得猪粮比价也脱离了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区间,回到了二级预警区间上,但是猪肉收储却并没有停止,即便在流拍不断的情况下,收储却频繁启动。
从以往猪周期看行业形势,未来猪价会怎么走?产能去化程度会如何?
我们对2006 年以来的猪周期进行深度复盘,结合历史规律和本轮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的猪价上涨大概率是季节性反弹而非周期反转,后期产能去化或可持续。猪价反弹虽然可能导致短期产能去化放缓,但会吸引退出较早的养户重新进入,后期或再度产能去化,对未来猪价的高度是有利的。
在产能调减、消费回暖等因素作用下,近期生猪价格触底回升,生猪养殖重回盈亏平衡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养殖场户生猪补栏积极性提高,生产形势不断向好。
自非洲猪瘟进入我国以来,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显著提升,非理性超调现象出现频率提升。本轮猪周期就出现过多次情绪推动下的超跌、超涨行情,那么造成价格非理性调整的驱动因素有哪些?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饲料粮价高烧” ,龙头猪企牧原、新希望如何应对原料价格上涨?
俄乌冲突以来,国际粮价进一步抬升并盘旋高位。印度等国实施出口禁令,加剧国际粮荒预期。国际高粮价从何而来?将持续到何时?对中国影响几何?澎湃新闻采访多位专家学者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推出系列报道“粮价高烧”。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