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下调出栏目标、对赌失败、卖房续资,集团猪企奔向8元以下造肉成本

农信互联 2023-04-13

阅读()

下调出栏目标、对赌失败、卖房续资,在低迷行情与非瘟疫情的双重夹击下,养猪巨头2023年的第一季度并不好过。

下调出栏目标、对赌失败、卖房续资,在低迷行情与非瘟疫情的双重夹击下,养猪巨头2023年的第一季度并不好过。

 

10万母猪阵营共计24家企业

 

开年第一季度,大部分猪企微调母猪数量。相关调研显示,能繁母猪超过10万头的企业共计24家,合计930万头能繁母猪,占全国的21%,相较于2022年末的944万头下降2%。

 

生猪养殖

 

众企业中,双胞胎发展得最快,协同饲料板块业务,快速从2018年的5万头母猪扩张至现在的50万头。此外,养猪新星京基智农在2019年战略定位智慧养殖后,迅速成长为出栏百万级别企业,目前母猪存栏高达11万头,从0到200多万头生猪出栏产能,仅4年不到,跑出了养猪的“深圳速度”。在养猪这条赛道上,除了地产公司、饲料企业外还有以屠宰为主的浙江华统,目前13万头母猪,成为东部地区又一崛起的新星。

 

猪企出栏节奏分化

 

连亏三个月后,3月猪企出栏节奏出现分化。大部分猪企保持出栏量同比增长,甚至不少上市猪企出栏创出历史同期新高,而此前已完成产能扩充的猪企出栏节奏则在放缓。

 

根据月报披露,唐人神出栏增速明显,3月生猪销量26.6万头,同比上升103.68%;温氏股份和天邦食品3月销量创出近一年新高,分别销售生猪207.28万头、54.2万头,同比增长43.11%、53.2%。新希望3月销售生猪169.1万头,同比增长18.51%。

 

图片

 

去年的“增速王”傲农生物今年一季度增速放缓,3月销售生猪6.68万头,销售量环比减少6.87%,同比增长29.46%。牧原股份销售生猪500.1万头,同比下降16%。正邦科技和金新农3月销售同比下滑明显,分别出栏48.72万头、8.87万头,同比下降49.63%、55.15%。

 

截至目前,生猪养殖依然普遍亏损。国内仔猪育肥盈利理论值为-316元/头,同比减少268元/头。散户亏损时间与去年差距不大,亏损幅度大于去年同期。

 

养殖连续亏损叠加疫病频发,养殖难度和风险提升。正虹科技宣布拟卖14套房回收资金。傲农生物下调今年生猪出栏目标200万头,在近日问询函回复中,傲农生物坦言,随着公司产能拓展的持续投入和经营规模的逐步增长,叠加猪周期低位的不利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集团猪企奔向8元以下造肉成本

 

随着猪价下跌,养猪业已连续亏损四个月,2023年的养猪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大集团猪企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趋向于将扩张战略调整为降本增效战略,将塑造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调整为塑造成本控制核心竞争力。

 

图片

 

在降低成本的路上,傲农提出今年目标主要是降低负债率,并且调整出栏结构,把出栏目标从800万下调至600万,其中仔猪占比大概是30%-35%。把降成本放在第一位,量的发展放在第二位。牧原成立5家动保、新能源等合资公司,多维度深挖降本增效空间。虽然彼此路径不太一致,但终极目标都是奔向8元以下造肉成本。

 

企业长期处于亏损中,猪周期变的扑朔迷离,养猪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单一的成本竞争,而是规模、管理、经营、产业链的全方位PK。

 

养殖企业只有先生存,重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谋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