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红利来了!400万户家庭农场养猪户将在2024年享受这项政府扶持!

猪好多网原创 2024-02-21

阅读()

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隆重发布,通读全文,和前不久的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和方向保持一致。两个一号文件中都提到了近几年大家都十分关注的“家庭农场”养殖模式,那么今年的文件中对于这一模式的“规划和指导”又是怎样的?

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隆重发布,通读全文,和前不久的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和方向保持一致。两个一号文件中都提到了近几年大家都十分关注的“家庭农场”养殖模式,那么今年的文件中对于这一模式的“规划和指导”又是怎样的?顶层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到底会怎样落地?这是关乎到约400万户养猪家庭农场主的生存大计。

 

政策红利

 

政策:有支撑

 

这个在前面已经说了。近几年来“家庭农场”这一关键词连续出现在一号文件中,就凭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顶层设计对这一模式的期待与扶持的倾向,这对于广大家庭农场养猪户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苗头。

 

市场:有缺口

 

最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8%,较2017年的46.9%提高了近21个百分点。这背后几大头部猪企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是在2023年行情低迷全年亏损的情况下,TOP20猪企生猪出栏总量仍接近2亿头,同比增长近20%;其中有19家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创下历史新高,而巨星农牧、唐人神、天邦食品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

 

但是在这2亿头生猪出栏体量的背后,约有一半的猪(1亿头)是靠家庭农场/合作农户的力量撑起来的。而依靠猪企自己的育肥猪舍上市的生猪实际上只有1亿头。这意味着,规模猪场育肥的缺口约为1亿头。未来这一缺口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原因很简单:

 

行情低迷,大猪企都想借此机会抄底,把同行挤出养猪圈,但是坚持到现在,大家都大差不差,基本上都亏得只剩下一条底裤了,还能有资金扩产、大建猪舍,自己搞育肥的已经是寥寥无几,所以很多规模猪场开始转向“轻资产”的“公司+农户”或“公司+家庭农场”模式,要想撑得更久,这是一条相对轻松的路。

 

养猪

 

另一方面,2023年很多猪企的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就是被“产能利用率低”给拖死的,经过这一次教训,很多猪企后面也会选择更加灵活的“公司+家庭农场”模式,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猪企主抓育种、繁育,家庭农场养殖户主要负责育肥阶段,分工合作,利益共享。

 

可以预见,未来“家庭农场式”育肥业务依旧有很大的市场缺口,尤其是几大巨头之间甚至可能出现“抢人”的局面,所以有技术懂管理的家庭农场养猪户未来或将成为香饽饽!

 

自身:有优势

 

家庭农场的优势已经谈过太多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养猪效率会大大提升。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士拿出过对比数据。

 

前不久,在猪好多网主办的“中国猪业(2023)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上陕西正能集团的养猪事业部负责人杨碧泉就明确指出:“将自建育肥场和代养场的费用进行对比发现,在场地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水电、维修、供暖、福利、办公室、检疫及装猪等几个对等部分,自建育肥场的成本约为190元/头,代养场的成本约为240元/头,但这只是其一,正能集团通过4年的实践,得出真实的情况是,即便是在大厂设备技术领先的情况下,代养场的效率和生产指标等还是要明显高于自建场,所以综合来看,代养场的成本还是要低于自建场。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实践,让“合伙养猪”“公司+家庭农场”等养殖模式越发受到认可。

 

环保:有刚需

 

说到“家庭农场模式”也是绿色发展的刚需,我们通过几组数据来了解下。我们知道最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日益提升,按理说在集约化发展模式下,饲料消耗等应该逐渐下降,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2009-2022年猪饲料工业总产量统计

2009-2022年猪饲料工业总产量统计

 

2018-2022年猪饲料工业总产量统计

图片

 

通过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和2022年这两年全年的生猪出栏量分别为6.94亿头和7亿头。但是这两年对应的猪饲料的产量分别是10443万吨和13598万吨。也就是说,2018年和2022年这两年的生猪出栏量几乎一致,但2022年的猪饲料却多消耗了3000万吨……要知道这其中的一个最大变量是: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由 2018 年的 45%左右提升至 2022年65.1%!

 

这是为什么?

 

规模化了、集约化了不应该是节约粮食的吗?为什么规模化程度越高饲料消耗的越多呢?

 

因为原来的家庭农场和散户养猪他们的饲料中充分利用了很多地方性原料,以及农副产品、下脚料等等,这样不仅节约了饲料、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猪肉的口感和风味,而现在的规模化养殖都是吃由玉米和豆粕合成的工业饲料,所以饲料消耗增加了,我们的玉米和大豆消耗量也增加了,进口压力增大了,我们的土地压力更大了……

 

不同于美国的地广人稀,我们的农业国情是:人多地少,且亩均粮食单产低下(我们的玉米单产可能只有美国的一半,大豆只有其三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思考:1、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创造出更大价值。2、如何更好的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消耗。所以,美国的大规模养猪模式不能照搬,拿来在中国使用,为了“节约粮食,节约土地”,“家庭农场”养殖模式必须回归。

 

关键问题: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怎么给?

 

既然“家庭农场”模式是符合我们的农业国情的,要想扶持其壮大发展,仅仅是口头上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扶持办法才能真正促进其发展。

 

那么,对于家庭农场这一部分养猪主体的扶持政策,政府也会是直接给予“现金补贴”吗?

 

我们先来看下文件中是什么意思: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2024年农业农村部的一号文件: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强能整建制推进试点,创建一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办公司观察点跟踪指导和经验推广。鼓励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各类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周期提供服务。

 

说到底,对于“家庭农场”的补贴形式就两字——“赋能”!

 

说白了就是要赋予家庭农场主更强的养猪技能、帮助其提质增效,并且还要发动很多服务机构为家庭农场主提供全流程的服务,例如在养殖过程中你需要什么技术?什么支持?什么设备?政府会安排技术培训、指导,购买智能设备的话还会有补贴,以帮助猪场提升硬件水平,就是政府不会直接给你“发钱”但是会教你吃饭的本领,授人以渔!

 

图片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扮演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计的重要角色。

 

未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家庭农场主们也将尝到科技发展的红利,也有机会掌握更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养猪业的整体竞争力。

 

可以预判,不久的未来,家庭农场一定是养猪业的扛旗者,今后,他们将迎来新的扶持、新的机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