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猪周期波动大,近来年的新周期有什么特点?

猪兜 2024-02-16

阅读()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一般是指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生猪市场的这种周期波动,又会对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等产生一定影响,使他们做出相关响应。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一般是指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生猪市场的这种周期波动,又会对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等产生一定影响,使他们做出相关响应。

 

猪周期波动大,近来年的新周期有什么特点?

 

可以说,每一轮猪周期内的猪价上扬,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刺激农户养殖积极性和增加收入,为后市提供充足猪源,稳定猪肉价格带来福音,又有可能产生过度刺激,导致盲目发展。

 

猪周期产生的原因

 

对于“猪周期”的产生,一般有以下这些原因:

 

生猪产量不稳定。我国的生猪生产没有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一方面,中国用地、劳力、资金急剧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生猪发展速度减缓;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猪肉需求急剧上升。受到效益变化、疫病难控制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生猪的产量起伏不定。

 

标准化规模饲养程度低。在我国,生猪产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散养户。而在价格波动中,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

 

生猪有自己的生长周期。生猪生产具有周期较长、途中难改变的特性。散养户以当年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收益,陷入“蛛网困境”,生产计划赶不上变化,产量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

 

信息监测预警调控滞后。由于生猪生产分散在养殖户手中,生产单位众多,政府难以进行普查,导致统计数据不够准确,难以根据猪肉销量确定合适的生猪产量。

 

 

猪周期的划分

 

业内通常把“波谷-上涨-波峰-下跌-波谷”定义为一轮完整“猪周期”。按照这一界定进行划分,21世纪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已经经历了5轮完整“猪周期”。

 

第一轮猪周期,自2004年10月开始猪肉价格进入稳定下跌阶段,2006年5月猪肉价格跌至5.64元/KG,经历了19个月的下跌后,养殖端亏损严重,能繁母猪大量淘汰,价格止跌回升。2007年爆发猪蓝耳病,产能恢复受阻,猪价加速上行,2008年4月见顶,合计涨幅逾180%,随着供应修复,猪价缓慢回落,2009年爆发甲型H1N1(猪流感)疫情,生猪抛售叠加需求受抑制,价格持续下行,随后2010年出现瘦肉精和注水猪肉等食品安全事件,价格低位徘徊,直到2010年4月止跌,期间跌幅逾40%。

 

第二轮猪周期,在猪价持续下跌的两年里,能繁母猪持续去化,受到2010年猪口蹄疫的影响,大量猪仔非自然死亡。猪价自2010年4月开始触底反弹,合计涨幅逾100%,随着猪价的上涨,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回升,猪肉供应增加,猪价逐步回落至2014年的4月的周期性低点,跌幅逾40%。期间,为稳定猪肉价格,2013年5月,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开启猪肉收储工作,提振了市场信心,短期价格有所反弹。

 

第三轮猪周期,2014年开始施行环保禁养政策,提升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2015年2月唐山等地区爆发猪丹毒疫情,猪价一路上升,直到2016年5月顶点,期间合计涨幅逾80%,可能由于生猪出栏体重及规模场效率的提升,生猪出栏及猪肉产量在2017-2018年持续增加,即使能繁母猪在环保禁养背景下继续下行,猪价也见顶回落。

 

第四轮猪周期,2018年8月爆发非洲猪瘟,猪去库存速度加快,同时前期环保禁养使得能繁母猪存栏已经降至低位,2019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不足2000万头,较2018年3月高点下降逾40%。猪价也迎来一波大幅拉升,2020年8月37.83元/kg,涨幅逾280%。由于养殖利润丰厚,各地政府也持续出台鼓励生猪养殖的政策。政策+利润双轮驱动下,肥转母使得能繁母猪存栏快速回升,二次育肥、压栏等行为使得出栏体重大幅增加,猪肉产量快速回升。猪价也承压回落,最高跌幅逾70%。

 

我们可以发现,每轮猪周期价格加速上行的导火索往往是疫病或环保政策。历史上四轮“猪周期”上行周期在15个月及以上,但是2022年5月开启的猪周期,在10月就开始下行了,直到目前一直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与前4轮“猪周期” 相比,本轮“猪周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

 

新周期的特点

 

2018年之前,猪周期基本遵循追涨杀跌的“规律性”,这主要和我国生猪养殖以中小养殖户为主有关。2018年非洲猪瘟延续期长,影响范围大,直接导致了大量散养户的出清,带来了行业的规模化,集中化,影响了猪周期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大量上市猪企加杠杆扩产能的逆周期投资,更是延长了猪周期下行时间,淡化了传统时间概念上的猪周期。

 

本轮“猪周期”自2022年4月份始,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波动的剧烈程度明显小于上轮。一方面是产能调控机制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规模化养殖更利于市场稳定。本轮又呈现下降周期明显长于上行周期的特征,在市场饱和的状态下,产能相对稳定且处于高位。猪周期的长短,取决于能繁母猪产能变化的速度。当猪价下行时,不同的养殖户反应不同,下降周期一般相对更长。

 

中欧基金消费组研究员胡万程认为,本轮猪周期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行业在底部的时间非常久。这是两个因素导致的——一个是长周期变量,另一个是短周期维度的变化。从长周期维度来说,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升,规模化猪场对于产能的调节远没有散养户随意、灵活,叠加其在行业亏损期对于疫病的防控也会比散户要做得更好,猪肉的供给会比以前相对更稳定一些。从短周期维度来说,由于上一轮行业暴利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一起上杠杆,当前产能过剩程度比较严重,且这些产能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固定资产,如果资金不断裂就不会轻易退出,这导致了今年全年的猪价都没太多起色,甚至还会低迷一段时间。

 

当前猪价处于下行周期,意味着盈利水平明显下降。

 

其实,一些行业进入成熟期,利润率会较低。欧美养猪业平均每头上市猪的利润仅几美元或几欧元。长期而言,国内养猪业进入低利润时期将成趋势。猪周期的存在和稳定物价的需要使得过高的利润不会成为常态;行业又始终面临饲料和土地成本刚性上升的困扰。对此,养殖场户必须在成本管控方面寻求突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