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拉响!香港一猪场确定发生非瘟,从32头猪只中抽取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有16头猪呈非瘟病毒阳性反应。尽管这是在香港,但也要警惕通过商贸、旅游带来的传播风险!并且在漫长的猪价寒冬下,养殖风险仍旧不容小觑,就连大猪企都开始迅速减产......
香港突发非瘟
据中华网11月8日报道,近日,香港公报一猪场发现非洲猪瘟病毒,令当地畜牧业界陷入紧张与焦虑之中。据报道11月7日,该猪场32头猪只中,有16头猪只样本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这一消息的传出,立刻在当地畜牧业引发了警报的拉响。
为了防止非瘟病毒再扩散,香港相关部门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禁止该猪场生猪外调。同时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及渔护署亦会继续严格执行内地活猪运输车及本地活猪运输车在屠房的清洁及消毒,减低非洲猪瘟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内地供港生猪的运猪车,也必须在每次离开上水屠房前须彻底清洁消毒,两者的清洁消毒地点在分隔的专用位置。并且上水屠房已经立即加强了人手和洗消标准,所以上水屠房可以保持着正常的工作运转。
非洲猪瘟的确发,再一次提醒我们病毒威胁从未远离!香港的生猪虽然不会大量运到内地,但是运猪车的往来依旧存在,以及各种商贸往来、文旅活动频繁,这些都具有携带传播的潜在风险。
并且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河南、河北、四川、东北三省等多地都曾传出“小飞复发”的消息,消息中不仅有小散户,就连一些规模猪企都有所感染。虽然这些小飞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大家对于非瘟的警惕性也拉到了最高。
实际上,在当前漫长的猪价寒冬中,一个猪场一旦发瘟就有可能“血本无归”,中小规模的场甚至连重新获取资金“复养”都很难。毕竟在连绵亏损下,不仅小散退出严重,就连一些大猪企都开始减产......
猪企抗压,大规模减产
据各上市猪企公告显示,牧原、温氏、新希望、大北农、傲农等9大猪企10月共出栏生猪997.8万头,其中超66%的猪企开始降低出栏量。
从单个猪企来看,牧原10月出栏量环比下降10%,神农、正虹科技出栏量环比下降超20%,还有傲农减产超15万头、大北农减产2.49万头、京基智农减产1万头,其中减产最多的猪企少出栏近50万头生猪!
尽管有温氏、新希望分别增产13.07万头和9.94万头,但猪企整体去产能已经是大势所趋,所有猪企相较9月份减少44.02万头,这是因为在猪价低迷和债务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选择“开源节流”,以求熬出周期底部。
尤其引人重视的是,傲农生物的生猪存栏量已经降到166.72万头,较2022年12月末减少31.52%。这意味着,傲农生物明年生猪出栏量大概率会显著下降!
从根源来看,当下猪企们“深陷亏损、被迫去产”的祸根也起于2018年,非瘟侵袭国内养猪业后,供应缺口导致猪价飞涨,而猪企们就开始做超出自身能力的扩张,这些年成本难降的猪企,本质上也是他们“管理水平、饲养水平”与养殖规模不匹配。
但放眼未来,如果成本依旧难以显著下降,恐怕也难以长存发展。
猪价下跌来势汹汹
据报价渠道显示,10月9日猪价大概率再次下跌,并且此次下跌波及全国近20个省份地区,可谓来势汹汹。
这两天,许多朋友在盼望猪价冲上8元/斤,因为这正是许多猪场的养殖成本线。但猪价涨势从7号就开始收缩,到9号再次转为下跌,明显体现出当前供需关系难以支撑8元/斤的猪价!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也明确指出,目前屠宰企业虽有一定压价情绪,但养殖单位对降价较为抵触,预计短期生猪价格下滑空间有限,或频繁涨跌调整。
从供需变化来看,2023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从4367万头减少到4240万头,9个月时间去化127万头却依旧超标!如果按照这一去化速度,我们可能还需要10个月来去化产能!
唯一的好消息是,全国生猪产能去化正明显加快,过去9个月时间的产能去化以中小散户为主,现如今规模场的现金流、债务压力越来越大,未来半年猪企去化速度会远超以往——正邦科技从1493万头出栏量减少到845万头仅用时1年,而类似的去化速度还会上演。
说到底——微利周期已经到来,哪怕劣势产能大量退出带来了行情高峰,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优势猪企、猪场补充产能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在未来,生猪产业将是“劣势淘汰、优势扩张”的局面,唯有真正实现“提质增效”才能长存稳盈。
基于此,猪好多网、北京猪好多科技有限公司将携手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行业机构、集团猪企、规模猪场等单位于2023年12月22-23日,拟在南昌举办“中国猪业(2023)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峰会将以“聚焦增效·维稳共盈”为主题,全面深入研讨母猪繁育技术、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策略,汇聚产业上下游人士,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分享真知灼见。精准对接产业资源,共同讨论母猪批次化生产的高产快繁稳盈之道。
时至今日,生猪产业已经迎来了“非瘟常态、微利长存”两大挑战,母猪批次化生产不仅是当下的行业主流,在未来还势必持续发展并普及。
一方面,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看,批次化生产凭借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能够更稳固的防非、更快速的复养,批次之间互相的风险能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批次化生产也有利于猪场提升管理效益,批次化所带来的流程生产、规范管理、疾病管控等特性,都是传统连续生产所难以企及,甚至还能让员工能够定期休假,更符合年轻人的就业观。
只是在当下,中国生猪产业对于“高精批次化”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方案和标准,基本上各家猪场有各家的办法,生产效益也天差地别。据猪好多网统计,当前猪场老板对于“如何设置最合适的批次模式?如何高效管理生物安全?如何平衡人员效率和生产效益?”等问题最为关注,而这些问题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在“中国猪业(2023)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一一探讨解答,猪好多网期待您的莅临!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