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猪企,平均负债228亿。牧原以惊人的1152.65亿元的负债,高高居首,成为唯一一个负债超过千亿的企业。这一负债的风暴席卷整个行业,20家上市猪企,平均负债率高达68.47%,令人不寒而栗。正邦科技、正虹科技、天邦食品、傲农生物等四家企业的负债率更是超过80%,达到这一程度的负债率,简直就是财务世界的红灯警报!
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以今年的猪价走势,这些数字似乎没有下降的趋势,反而持续攀升,像是沉船的计数器,不停地往上涨,直到彻底沉没。
这一现象令人不禁想起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恒大”,一家曾经耀眼夺目的巨头,却因高额负债和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这是否预示着养猪界也将迎来自己的“恒大地产”呢?
16.5亿元!天邦拟出让史记生物不超过30%的股权
天邦食品9月27日发布公告,天邦食品为了能够更加聚焦下游养殖屠宰加工业务,史记生物为了优化股权结构,天邦食品和安徽史记拟出让不超过 38%史记生物的股权给机构投资者,其中天邦食品拟出让不超过 30%,安徽史记拟出让不超过 8%。天邦食品作为史记生物股东,放弃安徽史记拟出让不超过 8%部分的优先购买权。交易完成后,史记生物的股东将更加多元化。
据了解,史记生物主要承担天邦食品种猪业务,去年6月,天邦食品就以10.2亿的价格出让了史记生物51%股权。天邦食品此前还表示,在2022年闲置资产梳理和清理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快闲置资产的处置,同时对持续亏损业务单位进行评估,制定处置方案,重点处理北方非瘟波及区域,降低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养殖和存栏规模。
猪企整合案例频现
记者注意到,从2021年起,大部分养殖企业遭遇连续亏损,2023年更是迎来最长亏损周期。超长磨底期之下,不少上市猪企开始主动调整养殖节奏,将发展焦点从规模扩张转向生产质量的提升。
以天邦食品为例,公司9月27日公告,拟以不超过16.5亿元的价格出让史记生物不超过30%的股权,以此改善公司现金流。据了解,史记生物主要承担天邦食品种猪业务,去年6月,天邦食品就以10.2亿的价格出让了史记生物51%股权。天邦食品此前还表示,在2022年闲置资产梳理和清理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快闲置资产的处置,同时对持续亏损业务单位进行评估,制定处置方案,重点处理北方非瘟波及区域,降低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养殖和存栏规模。
除了收缩调整,行业内资源整合也在提速。如今年8月,国内饲料行业龙头双胞胎集团参与正邦科技重整,助力后者快速恢复运营并发展壮大。根据承诺,在重整完成后,双胞胎集团将逐步向正邦科技置入自身生猪养殖、饲料等业务资产,直至4年内完成相关业务及资产的整体上市。
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近两年生猪市场的起落,我国生猪产业格局也发生了诸多变化,通过合作与整合,借助外部力量和优势资源,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实力,改善经营状况。此外,资源整合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企业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并制订合理的整合计划和管理措施,以提高资源整合的效果和成功率。
泰北清莱府金三角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8家养猪散户68头猪集体死亡,当地畜牧办事处下令扑杀了33家养猪散户共170头猪,并向养猪农户提供适当补偿。
农业及合作社部畜牧厅驻清莱府办事处官员披蓬医师1日透露,该府邻近金三角泰缅、泰老边境地区确实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确诊因非洲猪瘟死亡的病猪共68头,并非之前传闻100-200头猪病亡。但发现8个养猪散户的猪只染病死亡之后,已下令扑杀33家养猪户170头猪,由于一旦发生感染,当猪只将全部死亡,官方提早扑杀可以控制住疫情传播,配合交出猪只的养猪户还能获得官方适当补偿。
披蓬医师表示,清莱府清盛县诗东汶镇第7村于9月28日传出猪只染病死亡消息,工作人员采取紧急行动,10月1日就完成全部养猪户传染病调查,并扑杀所有猪只。下一步将从农合部支取补偿金支付给配合扑杀猪只的农户。当地一名农户表示,他的家养了12头猪,自己评估价值仅2000铢,但官方按照每头猪900铢予以补偿,因此当地养猪户普遍感到满意。
此外,当地畜牧部门已对发现疫情地区方圆1-5公里范围内采取禁运猪只防控措施,为了防范病情蔓延到周边其他县区,已对清莱府边境地区进行全面监控,防范走私或偷运猪只跨境问题。监控范围已扩大到整个清盛县。
新任农业及合作社部助理部长猜亚透露,该部已启用对春武里府廉差邦码头的偷渡进口猪肉进行销毁处理,发现有161个货柜的走私猪肉被冷冻保存在该码头的保税区,农合部已协调特别案件调查厅调查这批走私猪肉的来源和进口商情况,并于29日起进行拔除电源强制化冻,导致这批走私猪肉被「变质处理」,之后全部运到是拉差县一处焚化场进行统一焚化处理。
猜亚表示,走私猪肉不仅会带来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风险,而且会打乱泰国猪肉产品的市场价格,因此农户部采取措施坚决打击。(来源:上海证券报、东方财富网、UDNBKK 世界日报、网络整理等)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