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猪业最大困局:存量大博弈!除牧原外其他巨头都旗鼓相当,谁也熬不死谁!

猪好多网原创 2023-07-06

阅读()

最近5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变化与变革太刺激,仅一个猪价就足以让人为之狂、为之疯(被逼疯),加之其他各种玩儿法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最近5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变化与变革太刺激,仅一个猪价就足以让人为之狂、为之疯(被逼疯),加之其他各种玩儿法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这5年猪业的老大早已易主,并且现在的老大牧原一发不可收拾,让老二老三都望其项背;

 

这5年一座座楼房猪场拔地而起,智能养猪已经从噱头从概念变成了“常态”随处可见;

 

这5年,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已经上升至65%,TOP20的猪企出栏量占全国24%,巨头时代真正到来。

 

生猪

 

这5年,行业内并购、倒闭、退养、出售家产的比比皆是,就在日前新希望也宣布要出售其禽业板块的部分股权,这是要聚焦养猪业还是什么操作?太迷惑,很多人看不透这些大猪企的路数。

 

很多时候看不透是因为没有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如果把养猪业放在所有产业发展必经的历史规律中去看,今天很多的迷惑行为都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知道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一般会经过4个大的阶段,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果我们再把这各个阶段细化一下大致是7个阶段——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整合期、涅槃期、收获期、变革期。用这7个发展阶段去对标今天的养猪业,会把猪企的一些迷惑行为看的更透彻!

 

起步期——一个行业在起步期市场上有大量的空白,市场的接受程度也不高。这个时候企业需要耐心打磨小而美的样板。为今后的扩张做好样板,等到成长期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样板快速扩张。

 

就养猪业而言,其起步期源于改革开放后,那时候我们的物资贫乏,生猪市场供不应求,当时有很多人进入到养猪行业,新希望的刘永好80年代就开始养猪,牧原的秦英林90年代开始养猪,他们都是在行业起步期就进入了养猪业。

 

成长期——疯狂扩张。在一个行业的成长期,应该是快速跑马圈地、大量投入的时候。为什么成长期的扩张要疯狂一点?因为在成长期没有占到市场,等到后期行业成熟了,格局稳定了再去抢别人的地盘要付出多得多的代价,难于上青天!

 

成熟期——在行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企业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也就是深挖洞、广积粮、筑高墙,储备好这些硬实力,等着产能过剩的时候才能干一场硬仗!

 

整合期——这个时期是最难熬的,为什么有整合期?因为存量太多了,很多还是低效的,所以行业要优化掉不好的、多余的。这个时候主要是存量之间的大博弈,而所谓的打一场硬仗,就是这个时候!很多企业都是在这个阶段熬不住而退出!

 

整合期

 

就养猪业来说,成长期、成熟期、整合期其实是没有明显的划分的,基本上是混在一起同步发展的,而当下我国养猪业就处在这个混杂又快速发展是阶段。

 

从最近几年来看,尤其是非瘟之后也就是2018年之后,我国养猪行业才进入到快速成长期。也正是借助非瘟“高利的催化”,2019-2022年是养猪业扩张最凶猛的4年,现在的一哥牧原也是在这几年中完成了质的蜕变,出栏量从2019年的1100万头到2022年的超6000万头,4年翻了近6倍,而其储备的产能资源已经超过1亿头,用“疯狂”来形容毫不为过。而牧原只是众多扩张的猪企中的一个典型,细数如今养猪业的TOP20,谁在这几年不是疯狂扩张?即便是个别企业今年不再扩张,甚至有缩减之势,也是因为前两年扩张太猛伤了元气,正邦是一个典型。

 

而再看今天的行业现状,生猪行业已经连续亏损超过半年之久,大多数企业的负债已经超过70%,少数企业负债甚至超过100%,但是大家仍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筹钱、继续扩张,贷款、债转股、与国资合作等等,即使负债累累,也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这是为什么?

 

因为此时不抢占市场,后期连和大家坐在一起玩耍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确切来说,我们当下的养猪业就是处在成长期,还没有到达成熟期,正在向成熟期过渡。

 

然而,即使整个养猪业还没有走向成熟,但是也已经有一些企业在自我完善,已经在“广积粮、筑高墙”,例如牧原,他们在饲料、疾病、智能化、育种等各个方面死磕技术,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修炼内功。例如广西扬翔,他们在育种领域、在智能化方面也是遥遥领先自有优势,这些都是其基于自身的业务练就的“深厚内功”,为的就是今后猪业“武林大会”时能打败对手(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卷死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我们的养猪业也已经进入到第一轮整合期,但是整合的进程恐怕有点儿慢,整合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这和当前养猪业的格局有关。

 

众所周知。当下的养猪业产能已经严重饱和,理论上大家去产能都会过得比较滋润,但是目前的情况就是规模猪场彼此都心照不宣的“不去反增”,都想“熬死对手”,但是除了牧原从成本和出栏量遥遥领先于第二名以外,其实第二的温氏、第三的新希望、第四的双胞胎出栏量都在1000万头级别,成本差距也不是很大,所以整合期最怕的就是这种竞争对手之间都是旗鼓相当,谁也熬不死谁(哦,差不多熬死了一个正邦),这就导致行业的整合期很漫长。但是最终熬过了整合期这个行业就会有80%的人退出,最后就会剩下20%的人享受80%的市场红利。这就是“风雨之后见到的彩虹”!所以再难,猪企们也岿然不动!

 

猪价走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猪业的“整合期”只是第一轮的牛刀小试,要想整个行业完成整合还需要再经历几轮大洗牌。最终能胜出的一定的成本够低、服务够好,软实力够硬(软实力包括企业的奖励机制、人才机制、企业文化等等),所以说养猪业真正难熬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涅槃期——经过前几轮的厮杀,行业内已经诞生出了各个区域龙头,他们成为本地整合期的幸存者,享受会享受到很多的市场红利,但是幸存者之间还有再次进行巅峰对决,最终决胜行业老大、老二和老三。所以“武功”不能荒废,需终其一生,而最终能过五关斩六将,就会进入到收获期!

 

收获期——进入到收获期才是一个行业美好时光的开始。大家的存在都是各有竞争优势,各有千秋,有差异化的,大家各自赚钱,成本本细分领域的大玩家。这个时候存活下来的企业才算是终极赢家,这才是真正躺赢的时候!但是这个躺赢的时间会很短暂,因为在你短暂享受这美好时刻的时候新的变局可能已经在酝酿!

 

养猪业

 

变革期——变革期其实是基于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来的,在这种需求下一些新的模式、技术或者是各个方面革新都是悄然发生,这时胜出的企业应掌握时局动态,与时俱进,而不能被新生力量吞没,而不被吞没是方法就是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利用自己的平台布局行业生态,布局未来,用包容的精神吸纳/投资甚至是辅佐出一个更棒的企业,而自己则是在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从而成为幕后最大的获利者,甚至是永恒的获利者。

 

所以为什么很多大企业做到最后都变成一定程度上的投资公司,因为他们在用庞大而雄厚的资金优势在投资新鲜的领域、新的模式或者是技术,以保证自己永不落幕!

 

说到这里,大北农有点这个意思,按照其规划他们要用10年覆盖2亿头生猪,绑定让5万个家庭农场,其就是依托自身的全产品线优势(育种、饲料、疫苗、智能化解决方案、金融、服务等)将5万家家庭农场绑定在自己的平台和商业生态里面。如果能实现,这个力量和影响力足以支撑大北农在行业稳稳立足!

 

当我们把产业发展史的规律梳理明白,今天养猪业很多头部猪企的做法就都很好理解了。然而猪业要能到黎明还有一段路要走,谁会成为最终的大玩家,此时下结论为时尚早。所以先请各猪企对号入座下,看看你有没有跟对养猪业发展的节拍?踏错节拍,不能跟着行业的“势”往前走,很多时候再努力是徒劳的。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