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末生猪产能,其中提到,12月末,能繁母猪保有量约为4327万头,真是平地一声惊雷,惊到了小编,12月份那么大的出栏量,能繁母猪的保有量竟然“偷偷”地来了个小幅增长,这是名副其实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啊!
268万头!2021年能繁母猪保有量降幅5.87%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1年能繁母猪的保有量主要分为递增和递减两个不同的阶段,1-6月份递增,7-11月份递减,其中能繁母猪最高保有量达到4564万头,最低保有量降至4296万头,总共去化268万头,降幅5.87%。
众所周知,能繁母猪作为生猪产能的“总开关”,保有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未来6-10个月后的生猪产能,这也就意味着当下这个时候能繁母猪的保有量,从中几乎可以看出未来2022年整年的生猪产能。
从4296万到4372万头,能繁母猪保有量出现反复
从11月份能繁母猪保有量4296万头,到12月末能繁母猪保有量4372万头,这两项数据比较,明显得出的结果是能繁母猪的去化出现了反复,也就是说农业农村部设定的4100万头的目标还未实现,现实却又偏离了轨道,能繁母猪再次出现增多的现象。
再者,由于本轮猪周期的特殊性,部分养猪场将三元母猪作为能繁母猪使用,经此一役,低质的三元母猪肯定已经被淘汰,小编认为此时的4372万头能繁母猪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优质母猪,其产能并不一定比最高点4564万头所带来的产能低。
猪价才是“掌控者”,与能繁母猪保有量成正相关
当下这个时候的养猪业,正在被猪价所指控,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能繁母猪的保有量,2021年下半年,猪价持续低迷,能繁母猪保有量持续下降,猪价跳崖下跌,能繁母猪去化加速,两者的存栏量基本呈正相关。
都知道猪周期会影响未来猪价,其实实际上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猪价才是真正的幕后掌控者,猪价的起伏形成猪周期,所谓的熨平猪周期,其本质是熨平猪价起伏。
2022年年中,猪周期拐点能如期而至吗?
眼下,养猪业持续亏损,按照猪价与能繁母猪正相关的关系,能繁母猪应该继续去化才是合理的,但是2021年年底,能繁母猪保有量再次升高,也是给了养猪户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再次给养猪人敲响了警钟。
目前,各省市开始陆续公布2021年的生猪总产能,据小编统计,已有四川、吉林、贵州、广东、江苏、湖南共6个省份公布了数据,但无一例外,各个省份的能繁母猪保有量均没有达到官方给予的指导目标,甚至部分省份能繁母猪的保有量仍高于指导目标20万头,这也就意味着2022年能繁母猪保有量去化的压力仍然不小。
对此,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国能繁母猪保有量的调控将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而能繁母猪保有量将影响未来6-10个月的产能,由此,小编不禁发问:2022年年中,猪周期拐点真的能如期而至吗?对此,您又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