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调研: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布瑞克 2021-11-16

阅读()

今年6月份到9月份,全国出栏肥猪平均价格一路下降,降到了成本线以下。四季度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市场价格有所回升,最近几天在震荡趋稳。根...

今年6月份到9月份,全国出栏肥猪平均价格一路下降,降到了成本线以下。四季度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市场价格有所回升,最近几天在震荡趋稳。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3日,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6.04元,略高于养殖成本线,养殖亏损情况有所缓解。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市场供应相对宽松这个基本面并没有改变。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的生猪是2509万头,同比增长95.2%。10月份,屠宰生猪的数量就更多了,达到了3023万头,同比增长111%。10月定点屠企屠宰量3023万头,环比增加20.49%,但是猪价仍呈上行态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生猪供过于求的情况存在误区呢?本文主要从上市猪企公布的数据进行简略分析。

 

一.猪价走势

 

图表1 上市猪企2021年9、10月出栏月度均价(元/公斤)

 

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首创京都期货整理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10月上、中、下旬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可以看到由期初的10.5元/公斤上升至15.8元/公斤,上涨幅度超50%。而上市猪企10月销售均价如上图可看出,全部落于10月上旬与10月中旬价格之间,同时10月销售均价约11.83元/公斤,近乎持平9月销售均价11.9元/公斤。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上市猪企生猪出栏数量主要集中在10月上旬,而10月下旬出栏较少。

 

二.猪价回升至成本以上

 

11月4日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表示,11月3日,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6.04元,略高于养殖成本线,养殖亏损情况有所缓解。据博亚和讯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2日,猪粮比价为6.51,自繁自养模式的生猪利润为83.11元/头;专业育肥(外购仔猪)模式的生猪利润为232.14元/头。

 

图表2 部分猪企养殖成本

 

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农业农村部,首创京都期货

 

三.部分猪企产能变化趋势

 

借助这两年的“超级猪周期”,各大上市企业迅速扩张养殖产能。今年以来月间产能逐渐释放不断增强,下图为部分上市企业2021年出栏状况汇总。今年10月份,各大猪企生猪出栏量显著上升,四季度出栏节奏较往年显著提前。

 

图表3 上市猪企2021年出栏数量及完成度

 

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首创京都期货整理

 

根据企业公布数据测算,尽管10月出栏量显著提升,但基本符合各上市企业今年出栏目标,预计11月、12月出栏量大体持平。此外,近日牧原在调研中对于10月份出栏量提升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解释。表示公司10月份出栏量较9月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最主要原因是前期养殖产能陆续投产后,配种量提升所带来的出栏增长。公司销售策略对10月出栏量影响不到50万头。公司2021年全年出栏预计在4000万头左右,该目标可实现性较强。

 

根据企业年度出栏目标测算,10月出栏量仍与10-12月月均出栏量存在一定差距,故剔除目前目标计划完成度小于65%的企业;同时剩余样本恰好为目前A股上市猪企中出栏量前六的企业,代表性与可靠性更高,数据拟合度显著提升。

 

  图表4 前十大上市猪企2021年出栏数量(万头)

 

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图表5 前六大上市猪企2021年出栏数量(万头)

 

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首创京都期货整理

 

四.后市展望

 

10月以来猪价快速反弹,多家上市猪企也于近期发表了对此的看法及对猪价走势的判断。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图表6 上市猪企调研记录

 

从猪企产能变化看当前生猪供需状况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首创京都期货整理

 

五.小结

 

总体来看,尽管10月定点屠企屠宰量3023万头,环比增加20.49%,同时猪价仍呈上行态势,但据上市猪企数据可推断,大部分企业对后市信心不足,出栏量主要应集中于10月上旬。其次,现在价格已经回到成本线以上,猪企有了利润;且为了完成2021年度目标,预计11月、12月出栏量大体持平10月。以猪企对猪价的判断和目前的利润看,4季度和明年1季度出货量都不会低。

 

现阶段看,生猪供应相对宽松这个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四季度至明年3月生猪供给仍然较多。而近期猪价的超预期反弹可能减缓甚至暂停生猪行业的产能去化,进一步拉长底部周期。但市场中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与博弈导致的随机性,后期我们将展开其他专题报告,欢迎各位读者随时与笔者进行交流探讨。(作者:赵磐)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