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猪价持续反弹,养猪业盈亏基本实现平衡,这样的局面能维持多久?猪价向上拐点已至?
猪价强劲反弹,全行业盈亏已基本平衡
“自10月中下旬起,全行业亏损面显著改善,部分养殖户10月底已经达到现金成本,11月初全行业已经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
全行业亏损面显著改善首先得益于猪价大幅反弹。受猪肉收储提振、消费回暖和大猪比重明显下降等因素影响,10月第2周,猪价开始明显反弹,11月初自繁自养基本盈亏平衡,外购仔猪养殖者每头小幅盈利50元左右。目前自繁自养成本一般在16元/公斤左右,已经略有盈利,但部分成本高于17元/公斤的养殖户仍处于亏损状态。
其次是受益于生猪养殖成本下降。到10月底,外购仔猪养殖户成本由1月份的29元/公斤降至17元/公斤左右,开始低于自繁自养养殖户。9月份购买的仔猪明年2月将出栏,成本预计在12元/公斤上下,自繁自养平均成本也降至15元/公斤左右。随着养殖成本的降低,预计后期猪价再度回落导致的亏损将没有10月上旬大。
猪价大幅反弹,向上拐点将来临?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告诉记者,生猪市场供应“中期看仔猪,长期看母猪”。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月至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朱增勇表示,自2003年6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已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每一轮周期都长达数年,目前谈上升周期为时尚早。
10月中旬以来猪价回升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庆后猪价跌至低位,部分地区跌至10元/公斤以下,在市场机制下猪价具有一定的反弹需求;二是10月10日收储3万吨中央储备肉,同时多地也开始地方冻猪肉收储工作,对市场心理预期和猪价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三是猪价较低刺激消费回暖以及居家食品储备;四是受猪价加快上涨影响,养殖端看涨惜售情绪浓厚,生猪出栏积极性下降,导致短时间内市场供应收紧。
朱增勇估计从今年四季度一直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猪价总体处于低位,后期或有明显回落风险。从短期看,国庆后猪价明显反弹主要支撑来自于大猪存栏比重明显下降和消费提振。2022年春节过后,消费季节性下降,猪价或将再次明显下跌。按以往周期的经验,市场低点会比成本线低20%至30%,如果行业成本下降到15元/公斤左右,那么市场低点可能会在11元/公斤至12元/公斤。
猪企缓项目、控成本应对猪价低谷
10月20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公开表示,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面对这一情况,不少生猪养殖企业都减缓扩繁步伐,下调今年的出栏目标。
“我们不会单纯去追求出栏数量,主要是打基础、降成本,各方面理顺后,再考虑进一步发展。”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2020年底考虑到了猪周期的影响,及时调整了生猪扩繁的节奏。
正邦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目前的融资环境较为友善,银行为企业授信260亿元;企业也在通过发行6000万美元债券等手段灵活融资,确保正常运转。
今年10月,牧原股份披露,拟定增募资60亿元,随后又宣布10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获准注册,以期优化财务结构。此外,牧原股份加大了对新建、在建项目的管理力度。牧原股份预计,公司第四季度的投资性现金流支出将低于第三季度。
缓解资金压力、调整产能的过程中,成本控制也是重要一环。
“我们目前更重视对养殖成本的管理。”正邦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整体更注重提质增效的经营策略,更加注重提高母猪效能,通过不断提高种群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牧原股份此前也表示,通过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加强育种研发,实行生猪营养精细化管理、原粮就近收购等,不断增强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