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10月26日)发布消息,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震荡回升,生猪市场供应宽松充裕。农业农村部建议养殖场户要继续淘汰低产母猪,应对明年春节后可能出现的低迷行情。
农业农村部发布预警!明年3、4月生猪出栏达到高峰,不要盲目压栏,避免重度亏损...
能繁母猪加速淘汰!
自今年1月份开始,猪价持续滑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猪产能过剩,要想猪价能够回升到合理的区间,生猪供需关系恢复平衡才是关键!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10月21日公布的数据可知:2021年9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627万吨,环比下降3.5%;猪饲料产量1099万吨,环比下降1.7%。9月份是饲料业的重大拐点,因为8月份全国猪饲料产量为产量1118万吨,环比增长6.9%,但是9月份却由“增长”变成了“减少”!
显而易见,从饲料消耗的角度来分析,生猪存栏大概率在9月开始减少!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生猪数据也进一步反应了当前生猪存栏的变化。据统计,2021年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0.5%,8月份环比减少0.9%,虽然9月份的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大概率能繁母猪是更在进一步减少!
对于生猪产能的淘汰速度和猪价反弹,许多养猪人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在此前的调研中大部分人认为今年年底猪价不会涨到10元以上,但现如今看来,猪价上涨的这天已经提前到了!
秋冬季为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10月中旬以来,受加工增加、消费回暖等主要因素影响,猪肉市场价格震荡回升。截至26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25元每公斤,略高于成本线。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当前,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价格下行周期还没结束。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育肥生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充足,价格下行的压力仍然不小,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特别是明年2、3月份,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4月可能达到出栏高峰。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随着生猪出栏量增加,猪价可能继续走低,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为此,建议养殖场户要有序安排生猪出栏,不要因为当前猪价回升而盲目压栏,更不要急于扩充产能,避免后期出现重度损失。
头部猪企忙着去产能
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下称“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头部猪企也采取多种措施,淘汰低效母猪、停止外购仔猪、降低出栏体重、减少补栏,加速去产能。正邦科技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淘汰低效母猪,2021年二季度淘汰完最后5万头低效母猪;牧原股份自二季度开始,就对产仔数较低的母猪进行主动淘汰,并对健康基础差的母猪场进行替换更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为267.5万头,较3月底的284.6万头减少17.1万头。
新希望在持续加大淘汰低效能母猪的同时,从2021年二季度全面停止外购仔猪苗和种猪。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公司高性能的能繁母猪约110万头,后备母猪约40万头,剩下小部分外购仔猪育肥会在三四季度陆续出完。
猪周期拐点将至?
通常,一次完整的猪周期为3-4年,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6月,迄今已有3年4个月。冯永辉指出,这一轮猪周期特点非常鲜明,包括涨速最快、涨幅最高、在高价区持续时间最长、跌速最快、亏损深度最深五个特点,同时还创下了多项历史记录。
“在这一轮猪周期期间,猪肉价格从最低点涨到最高点只用了10个月,从最高点跌落至6元/斤只用了6个月。且猪肉价格在高位区域持续的时间长达15个月,全行业自繁自养的头均盈利高达2500元左右;而亏损最惨的时候,自繁自养的头均亏损额将近800元,远超2014年400元的数字。”冯永辉称。
“根据我们的预测,明年的猪肉价格整体上会呈现先降后回转的走势,最低点预计将出现在明年5月份,最高点将出现在12月份。按照目前情况预估,明年5月的价格底部可以说是本轮猪周期的拐点。”牛哲说。
中金公司认为,本轮猪价反弹,存在一定的基本面支撑。生猪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趋势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预计四季度生猪价格区间或维持在14-16元/kg。主要原因:一是当前能繁母猪绝对数量仍较大,生产仍在惯性增长,同时二元母猪繁殖能力明显高于三元,短期仔猪供给压力难以快速缓解;二是四季度规模猪企或将继续加大出栏量,从而限制猪价上涨空间;三是我国疫情仍有局部反复,防控政策下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反弹并不能冲抵供给端压力的持续是释放。向前看,节日效应过后,供给端压力或重启,生猪价格将大概率继续回落,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或将下探至底部位置。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