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以来,河南出现大范围强降雨,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造成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当前农业受灾的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应对举措?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俊忠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截至7月23日,全省农田积水面积1132万亩,农作物受灾1068万亩,占秋作物面积的9%(其中玉米746万亩、花生150万亩、大豆41万亩、其它131万亩);成灾108万亩,占秋作物面积的0.9%;绝收35万亩,占秋作物面积的0.3%。当前,我省本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从农情调度、实地查看和专家会商等情况研判看,由于排涝及时、技术指导到位,短暂田间积水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不大,积水时间较长的低洼地块和泄洪区的农作物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绝收。
二)畜牧和水产业受灾情况。截至7月23日,全省受灾规模养殖场1678个,占受灾地区规模养殖场总数约的3.7%,养殖圈舍受灾面积103.8万平方米,死亡畜禽约103.7万头(只)。全省水产养殖业累计受灾面积27万亩,其中成灾面积3.4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的1.8%,本轮强降雨虽对畜牧业和水产造成损失,但由于自救及时、措施得力,初步预判全年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紧急要求,立即启动农业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立足抗灾夺丰收,千方百计减轻灾害损失。
一是迅速部署行动。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省农业农村部门按照省委、省委政府部署安排,迅速行动,启动应急预案,研判分析雨情灾情,制订完善防灾减灾针对性措施,部署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快速高效展开。
二是加强抗灾指导。省农业农村部门第一时间组织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赶赴许昌、新乡、鹤壁、安阳等受灾严重地区,对排除农田积水、病虫害防控、畜禽养殖防灾减灾等,开展技术指导服务。7月22日,又紧急派出9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包市包县指导抗灾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确保各项防灾减灾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全力组织救灾。针对次轮强降雨天气造成的农业灾害,省农业农村厅分作物、分区域研究制定出台玉米、花生、豆类、蔬菜等不同作物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多种途径,快速宣传传达到基层一线,指导群众开展灾后恢复。各地也不等不靠组织各类机械、一切力量,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及时疏通沟渠,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很多基层干部冒雨在一线指挥农业抗灾救灾。同时,会同发展改革、工信等部门,落实种子、化肥、农药等抗灾储备物资,保证灾后生产恢复需要。
四是快速下拨资金。7月21日,会同财政厅紧急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救灾资金4000万元,支持农业生产救灾。农业农村厅在全面调度核实灾情的基础上,7月23日又向农业农村部专题报告灾情,再争取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下一步将按照防汛指挥部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排除积水。组织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械尽快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农作物因长时间浸泡导致死亡。
二是强化田间管理。针对大雨过后农作物可能出现缺肥脱肥、病害加重等现象,指导农民及时施用速效氮肥、喷施叶面肥,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三是抢时补种改种。对泄洪区和严重低洼积水地块,组织农民抢抓农时,及早改种绿豆、速生蔬菜等短生育期作物,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四是全面消毒防疫。对受灾地区养殖圈舍、畜禽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全面消毒,消除病源;对死亡畜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防止疫情发生蔓延。
五是尽快恢复畜禽生产。及时加固受损畜禽圈舍,做好饲草料晾晒、清洁饮水、舍内通风,尽快恢复畜禽正常生产。
尽管强降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定抗灾夺丰收目标不动摇,把责任落实到位、指导服务到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再加力、再做实,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丰收。
中国扶贫基金会·河南灾区重振家园行动-灾后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申报公告
近日,持续的暴雨给河南郑州、新乡等地的139个县(市、区)1464个乡镇1144.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3人、失踪5人。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86.19万人,目前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为85.2万人(累计转移安置131.78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9.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6.6千公顷,倒塌房屋8876户24474间。河南持续强降雨天气,给全省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洪水退后,农房、田地、村庄沉积了大量淤泥,很多房屋、道路、桥梁被毁,大量村民从打工各地赶回家乡开展修复自救,没有了务工收入,面临因灾返贫。
为帮助受灾群众、受灾村庄尽快清理房屋、村道淤泥,恢复生产生活,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在与县、乡、村干部及群众充分讨论后,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启动“重振家园行动——灾后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
具体项目信息如下:
一、项目目的
支持全体村民行动起来,自救互助,清理家园,恢复生产。通过补助的方式,缓解灾后误工、没有收入的困难境况。
二、项目申报
以县或乡镇为单元申报,以村为单元实施。
三、项目区域
拟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荥阳市、许昌市、新乡市、洛阳市等多个受灾区域,首批支持100个严重受灾村庄开展此项目,重振家园项目。
四、项目规模及内容
1、项目内容:由村支两委带领全村村民讨论出急需完成的村庄清理、公共服务等内容,包括道路清淤、房屋清理、供水恢复、防洪防汛基础建设、便民桥、居民应急安置点热餐热水供应等均可。
2、项目标准:单个村庄予以最高10万元的补助,总计1000万元。每个村民参与清理淤泥的补贴原则上不超过60元/天。
3、项目决策: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村民充分讨论后自行决定资金优先使用方向。
4、项目监督:各县、乡政府要对此项目的开展指导、监督,将善款使用好;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人以及委托的第三方将抽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所有决议和最终的资金使用用途在村明显位置张榜公示。
5、项目时效:第一期申报周期2021年7月25日-7月27日,项目申请后14天内使用完毕。
6、资金拨付: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援助村庄所在的县政府或乡镇政府签署援助协议,资金分批拨付。
五、申报通道
咨询电话:韦老师 186 1079 3850
扫描二维码,填写项目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