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迅速控制带来的需求增加,今年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回温趋势,然而进入9月份以来,这一趋势似乎被打断。据国家统计局10月10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下旬与中旬相比,生猪(外三元)环比下降5.1%,降至每公斤33.7元,折合每斤16.8元。截止9月9日,全国生猪均价已跌至15.90元/斤,正式回落到15元区间。
一般来说,生猪价格下跌会带动猪肉价格下行,那么国内猪肉是否会迎来下跌趋势呢?另外,今年以来,大量的进口猪肉也进入到中国市场,尤其是美国猪肉,这对打压猪价作用有多大呢?
美国猪肉对华出口量大涨89%!“双节”期间,猪价继续下行
生猪价格的变化对猪肉价格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据中国官方监测数据显示,9月21日至27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5%,猪肉批发价为每公斤45.68元,下降2.9%。“双节”期间,肉类价格基本平稳,尤其猪肉价格比节前一周下降1.0%。
为了满足国内的持续增长的需求,今年我国加大了猪肉的进口量。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猪肉2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40%。可能有人会注意到,尤其美国猪肉迎来了对华出口的黄金期,这次国内猪价出现下降的信号是否跟美国猪肉大量对华出口有关呢?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美国猪肉对华出口就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对华猪肉出口量暴增89%,至66.5万吨,出口金额达到14.5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
今年,美国方面还不断传出收获来自中国大笔猪肉订单的消息。美国农业部此前称,今年5月2日当周,中国买家向美国出口商发出了近半年最大的猪肉订单,规模达4万吨猪肉;今年8月20日当周,中国买家发出的美猪订单创下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美猪大量来华已是常态化。
实际上,影响国内猪价的主要因素还是国内的供需状况,进口猪肉在我国猪肉的供应量的占比不高。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即使是进口猪肉量最多的年份,在国内猪肉产量的占比也不到4%。很大程度上,解决国人的吃肉问题,还是需要国内自己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