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连涨3天!猪价仍有机会反弹?看专家如何分析?

新京报 2020-10-05

阅读()

日前北方猪价开启小幅反弹后,今日华中局部、华北大部以及西南大部也迎来小幅上涨,其他地区有零星上涨。目前,生猪价格已连续三天小幅上涨,但今日猪价涨幅明显减弱。
  于节日期间猪肉消费增加,猪肉价格看涨。日前北方猪价开启小幅反弹后,今日华中局部、华北大部以及西南大部也迎来小幅上涨,其他地区有零星上涨。目前,生猪价格已连续三天小幅上涨,但今日猪价涨幅明显减弱。
  
  猪价是否仍有机会继续反弹?据悉,国庆期间猪肉消费需求增加,而从猪肉进口情况来看,我国供需缺口依然仍不容乐观,截止9月7日,我国有关部门累计叫停了来自19个国家的56家冷链食品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而由于德国发生非瘟疫情,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紧急通知禁止从德国输入猪、野猪及其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日,国内对从巴西进口的一批冻去骨牛肉的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进口肉类或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进入9月份之后,外三元生猪现货价格及仔猪价格持续回落,即使面临双节备货,似乎也未能扭转颓势;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后期猪价不宜过度看空,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以及节日过后,猪肉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9月18日,白条猪价格在月内下滑6.35%,猪肉周批发均价也连续下滑4周。截至9月17日―9月24日这一周,猪肉周批发均价较4周前下滑2.52%。业内专家指出,生猪产能止跌回升、中央储备冻猪肉节前不断投放、跌价引发养殖户集中出栏等因素都促使了9月猪肉市场供给增加,导致猪价下跌。
 
生猪
  
  供给恢复致猪价下滑
  
  步入2020年9月,生猪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不断下降。据农业农村部信息,9月18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为44.38元/公斤,较9月1日的47.39元/公斤下滑6.35%。
  
  而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猪肉周批发均价自2020年第36周(8月28日―9月3日)起连续下滑4周,截至第39周(9月17日―2020年9月24日),猪肉周批发均价跌至47.16元/公斤,较4周前的周批发均价下滑2.52%。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前猪价下跌的首要原因在于产能恢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10月,能繁母猪在环比上出现止降回升,产能开始恢复,2020年2月,生猪存栏出现环比增加。
  
  至2020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环比增长11个月,当月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37%;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31.3%。朱增勇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回升起,按10个月至12个月的生产周期推算,到2020年三季度,生猪供给量应处于触底反弹、环比增加的阶段。
  
  此外,规模以上的定点屠宰企业的屠宰量2020年8月已出现环比小幅增长,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综上,供给端已经从底部回升。加之2020年6月-7月猪价的环比上涨,部分养殖户二次育肥,这一部分的生猪也在8月-9月陆续出栏。但是,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以及节日过后,猪肉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节日效应开始显现,猪价仍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首先,最近这一轮猪价下跌主要是受储备肉投放和养殖户集中出栏导致。9月25日国家再次向市场投放2万吨储备冻猪肉,截止目前,今年已投放34次共计59万吨。“一周一投”的频率无疑传递了明确的政策性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心态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中秋、国庆对国民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双节期间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量会增加基本是确定的,加之9月下旬下跌幅度较大,双节过后猪价很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其次,从猪肉进口情况来看,今年1-8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累计达284.3万吨,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但是相对于我国5500万吨左右的年消费量和4255万吨的年产量,供需缺口依然仍不容乐观。且由于疫情蔓延导致多家海外肉制品供应商的工厂内出现了感染病例。
  
  6月18日至今,我国开始对进口食品的质量标准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截至9月7日,我国有关部门累计叫停了来自19个国家的56家冷链食品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9月10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紧急通知,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德国输入猪、野猪及其产品,原因是德国再现5例非洲猪瘟病例。因此我国的猪肉供应缺口大概率会呈继续扩大之势。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但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
  
  再者,从下游需求来看,屠宰量及开工率9月中下旬逐步回升。国内生猪屠宰企业周度最大加工能力约在800多万吨,而目前周度屠宰量约在120-145万吨,开工率只有13-17%,较以前30-50%的开工率明显大幅下降,尚未恢复。
  
  不过从近期来看,截止9月23日当周,屠宰量为1312325头,较前一周增加74377头,增幅6.01%,当周开工率为15.71%,较前一周增加0.89%。从201家样本企业周度生猪屠宰量和开工率来看,截止9月23日当周,屠宰量为496853头,较前一周增加20295头,增幅4.26%;当周屠宰开工率为12.5%,较前一周的11.99%增加0.51%。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天气转凉,逐步进入深秋寒冬季节,由于国内冬季传统饮食习惯,南北方腊肠、腊肉等刚需带动,后期加上元旦、春节备货热潮,局部地区的猪价或将迎来一波新的上涨。
  
  另外,8、9月份玉米走强而猪价滞涨为节后反弹埋下了伏笔。众所周知,玉米是生猪饲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猪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饲料价格基本与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曲线规律趋同。从8、9月份的行情走势来看,玉米价格一路走强。
  
  而在此期间,生猪价格却明显出现滞涨,这主要是受养殖端恐慌抛售、消费提振不足、储备肉不断投放多重利空因素的冲击,屠宰企业借势压价,多地猪价接连下跌。进入9月中旬之后,很多养殖户看到猪价下跌更是加速出栏,规模猪企为减轻月末出栏压力,完成本月指标,也积极降价出栏,使生猪市场供应出现了短时大放量,越跌越抛,越抛越跌,陷入恶性循环。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量会增加基本是确定的,伴随着猪价快速下探,养殖端对低价的抵触情绪会逐步增强,部分超跌地区猪价或将率先止跌企稳。然后,养殖户恐慌心态将逐步缓和,不再进一步杀跌。且由于前期的恐慌性抛售提前透支了部分生猪出栏量,加之9月下旬下跌幅度较大,双节过后必然会出现阶段性出栏减少的局面,届时猪价很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叠加前期玉米走强对饲料的传导效应,以及全国各地天气转凉,传统饮食习惯带来猪肉消费释放对猪价的推升作用,因此建议理性看待此轮下跌,不宜过度看空后市,节后或可能小幅反弹。
 
生猪
  
  猪价短期仍会高位浮动,周期向下趋势成共识
  
  9月猪价下滑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大口吃肉”的希望,然而,猪价何时才能回落到正常水平?
  
  在朱增勇看来,按照目前的进程,如果没有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2021年底应该可以基本恢复生猪产能。但恢复产能水平和恢复供给水平是有一定时间差的,目前并不好判断猪价回落到正常价格区间的具体时间。
  
  朱增勇分析称,生猪价格在2019年10月底达到历史高位,而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也曾在2月达到年内高峰。此后6-8月的阶段性上涨都没有超过去年10月底和2月中旬最高价格,“本轮猪周期的价格拐点或许到来。”
  
  然而,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看来,现在是否为猪价拐点还需再观察1个月至2个月。
  
  冯永辉指出,按照能繁母猪存栏增长推算,如果中间没有意外,那么今年9月-10月的确会是拐点。但由于今年南方还遭遇了水灾,产能受到一定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周期性价格拐点的时间点和价格下跌的幅度,所以不能完全确定拐点已至。
  
  此外,当前产能恢复的态势能否一直延续,也需要结合后续疫情形势的发展综合判断。业内专家指出,虽然猪价短期还会在高位有阶段性浮动,但长期回落的趋势为多数共识。
  
  华西证券分析师周莎在研报中表示,养殖高盈利刺激下,养殖集团和规模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大幅提升,全国生猪产能稳步恢复,超高猪价已经难以为继,周期向下趋势已经确立并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