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猪价如同夏日的气温一般,“蹭蹭”上涨,截止6月17日,全国生猪外三均价为34元/公斤,最高的广东已经达到36.3元,大有向40元进军的趋势。
图1:6月17日全国外三均价 备注:颜色越深,价格越高
可以看出,目前高价区集中在华南、西南、华东南部,而这些地区都是猪肉消费大省,也是2019年3-6月、6-8月疫情多发的省份。
随着新冠疫情放缓,多个省份应急响应调低,餐饮、学校、工厂陆续恢复,猪肉消费也有所回升。而由于上文提到的,华南、西南、华东作为猪肉消费大省,受疫情影响大猪供应缺口较大,这个时候北方生猪进行补充,大量调入华南、西南。
图2:6月以来不同阶段生猪物流调运对比
可以看出,6月的生猪物流调运大体上是“北猪南调”的格局,主要是西北的新疆、甘肃;东三省的黑龙江、辽宁;华北的山西、河北外调较多;其次是华东的山东、华中的河南存部分外调;
调入主要集中在华南的两广、福建、江西;西南的四川、重庆;湖中的湖南;
而6月10日-6月17日这一周,相比6月第一周,可以看出,本周不仅仅是北方生猪调入南方生猪数量增多,同时北方省份之间的生猪调运也有所增加。
整体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次生猪价格上涨,除了受2019年冬季仔猪腹泻、非瘟疫情的影响造成阶段性供应紧张,同时也是南方消费的恢复拉动了猪肉的需求,这两点是近期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消费,随着新冠疫情放缓,各地复产复工为主要工作,企业、工厂、餐饮大多都已恢复,甚至旅游业也开始启动。5月中下旬,李克强总理鼓励的“地摊经济”刺激全国各地地摊经济的增长。进入6月,在京东、淘宝等电商618活动的刺激下,全国线上线下,各行各业商家与消费者展开一波消费热潮。5月以来,全国多个省份、直辖市发放数亿元的消费券刺激当地的餐饮、文化产品消费。且根据统计局1-5月消费品数据来看,食品消费逐步向好。
图3:2020年5月-6月18日猪肉、牛肉、鸡蛋、白条鸡全国批发均价涨跌
可以看出自5月中下旬开始,猪肉、牛肉、鸡蛋、白条鸡价格几乎同时上涨。而除蛋白类产品,包括大米、灿米、面粉、食糖等消费品都在5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上涨。
由此可见,5月中下旬以全国大部分地区消费呈现不断恢复状态,这为近期猪价上涨提供有力支撑。
那么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波上涨能持续多久,到什么时候?
首先是,2020年三、四季度,生猪出栏继续恢复,猪价大趋势将继续向下。这其中也将出现类似现在这种阶段性上涨行情,但整体上难以出现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
其次,全国消费逐步恢复,但随着餐饮企业正常运营,且生猪、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消费将再度进入一种供需敏感的阶段。从生猪存栏来看,7-8月大猪出栏环比6月都有所增长,届时出价向下风险增加。正因如此,对于这波上涨行情,逢高出栏,锁定合理利润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