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2019跨年大猜想1:中国猪业你可能没想到的形势

谋易智造 2018-12-26

阅读()

2019年尤其不同:国际环境风云突变、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农牧行业亟待转型、知名企业资金链断。
  我们仿佛已经听到2019的脚步声了,不过,2019年尤其不同:国际环境风云突变、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农牧行业亟待转型、知名企业资金链断。当然,还有疫情的阴霾继续扩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使行业从未如此难以预测。不过,太阳依旧会每天从东方升起,历史的车轮依旧会前行。
 
  每年在这个时间我都会深度思考并把成果分享给大家。从今天开始,我会陆续发文,作为2019年的跨年大餐,希望能给朋友们一点启迪。足矣。
 
  一、“非瘟”影响,依旧是中国猪业的最大变数
 
  无疑,2018年,整个猪业的趋势走向发生了大变。本来,随着规模养殖企业产能的迅速扩张,供大于求且集中出栏,会导致年前猪价有一次大跌,然后进入新的周期。而现在,周期被完全打破了。猪价倒是大跌了,却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受到“非洲猪瘟”防控政策的影响。
 
  从全国来看,过去的猪价涨跌基本还是同步的,基本上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如果部分区域猪价过高,很快低价区的猪就会流入,使区域价差在相对合理的位置。这是市场化的好处,大市场带来大流通。
 
  但今年不一样。辽宁猪价最低时,击穿了4元/斤的底部,而且,还卖不掉。而同样遭遇非瘟疫情的浙江、四川则突破10元/斤。没办法,非瘟疫情带来的禁运,完全打破了长期形成的供应链。猪价高或低,对于我们来说,都无计可施。
 
  过去两年中,对中国猪业影响最大的是环保拆迁。预计2019年,“非洲猪瘟”的影响则空前绝后。这样说绝非耸人听闻。在充满变数的2019,那些曾经充满赌性的养猪者也望而却步。这无关于规模的大小,而是风险的高低。事实上,如果生物安全做不到万无一失,规模越大风险越大。而且,即使你做好了,你的周围出现疫情,也会“围死你”、“困死你”。
 
  毫无疑问,“非瘟”是2019年中国猪业最大的变数。强度取决于防控的进展,当然,也要看决策层的尺度。我个人认为,不妙。中国仍然太需要GDP了,也需要适度的通胀,更需要农业的转型。“非瘟”就是个导火索,也是最合理的理由。行业注定因“非瘟”而出现另外一个我们最初没有描绘出的景象。
 
  二、猪业的“计划经济”将初露端倪
 
  我一直呼吁中国的农业应该走适度计划经济的道路,改变小农经济和引起市场大起大落的现状。本来,这不是行业主管决策层可以决定的。但“非瘟”成为契机。这就是所谓的危机。“危”是变革的机遇,也可以创造新的机会。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未对农业真正彻底的开放。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在市场经济的表面下隐藏着适度的计划经济,简单的说,还有一只无形的手。以美国大豆为例,不仅种植面积基本可以预测,还有专业的机构对收成进行预估。而像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这样的组织,则从营销上保证大豆产业的基本稳定。这是另外一种隐性的计划经济策略。而中国没有。
 
  本来,中国的猪业受“猪周期”的影响极大。所谓的“猪周期”本身就是缺乏生产计划而导致供需失衡,周而复始的结果。而现在,“猪周期”、“环保拆迁”、“非瘟禁运”、“进口猪肉”四大因素均可以冲击行业人的心理,影响生产者的决策,让生产计划和经营的难度大大增加。换句话说,比以前更难了。
 
  过去是完全放开,充分竞争。2019年,恐怕会有适当的“计划经济”出现。比如,在“非瘟”疫情的常态化场景中,如何满足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吃肉需求?我判断,未来的养猪产能审批、点对点调运、屠宰场审批、环保调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围绕“计划”而调整。拥有行政权力的人对小区域猪业的影响会加大,甚至具有生杀予夺大权。
 
  这种适度的计划经济策略不是不好,而是我们现在缺乏一整套高效的系统,可能“人”的影响因素更大。主要是手中握有较大幅度裁决权的“人”。我们已经远离计划经济多年了,我们缺乏市场经济下的计划经济策略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但又想搞,甚至不得不搞。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区域一片乱象,不断调整、不断推新。大型企业、政商关系紧密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福利,而散小们,则只好凭运气了。
 
  三、猪价,会涨,但绝非普惠
 
  有的省又开始提“菜篮子”了,这是个久违的名词。“菜篮子工程”是为了满足市民需求,稳定市场、平衡产销使其良性的产物。现在,曾经卖力气清理猪场的消费大省回过味来,开始重新思考产、供、需之间的平衡。所以,猪价会涨是必然的,但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是市民可以接受的范围。
 
  因为“点对点”,因为地方ZF的手伸出了,所以,在适度计划经济的思维下,猪价是可控的。随着时间,将会形成新的供应链,这个供应链和2018年下半年以前的大相径庭。预测,在地方ZF(或协会)的引导和组织下,屠宰企业和大型养猪企业会形成松散的联盟,会签订新的契约。这些做法会平衡各方的利益:有饭大家吃,碗里都有肉。不过,散小是跑龙套的,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辽宁、吉林、内蒙怎么办?如果继续执行现有的禁运策略,这三个省依然是猪价最低的地方。没办法,产能大、消费少,运不出去,但已经投资了。不用担心,在新的计划安排中,这三个省相当一部分猪肉是为了“京津冀”地区准备的。老老实实为“京津冀”养好猪吧,这就是你的定位,但千万不要想着发大财。你是为“京津冀”地区打工的,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同样,在这些地区,散小的未来堪忧。
 
  需要在这里说的是,黑龙江不适合养猪,天气太冷,离销区太远,即使是供应“京津冀”可能也没它的份儿。只能靠杀猪菜和红肠消耗了。
 
  四、生产端失去了“博弈”资格
 
  过去,产(养)销(宰)之间一直在博弈。博弈的基础有两个:一个是供需的基本面,另一个是心理素质(预期)。屠企一有机会就压价,而养猪人越涨越压栏。双方博弈各有胜负、此起彼伏。不过,这是过去。现在,生产端(养)已经没有了博弈的资格。至少大部分地区的生产端已经没有了资格,除非禁运政策有新的变化,更加倾向于平衡的变化。
 
  现在的政策明显对屠宰企业有利,所以,这几个月,大部分屠宰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这个我有证据:“非瘟”在河南出现之后,河南的屠宰厂转让价格大幅度增加,甚至说好的转让也毁约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资产的价格升值了。
 
  其实,过去很多屠宰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我有一组数据:
 
猪好多
 
  双汇的头均利润不到50.元,而雨润就差很多了。这还是三巨头的数据,那些更小的呢?
 
  过去,屠宰建在销区,拉活猪到销区宰。而根据政策的风向,要变运猪为运肉,屠宰厂要建在产区。在中国,屠宰厂实行许可证制度,不是随便发,而是控制着发。而且,现在建一个大型屠宰厂要投资多少?至少要几千万。除非大型集团养猪企业有能力、有实力自建屠宰厂解决出路问题。你的咽喉掐在别人的手里,那些没有屠宰厂的养猪者还有博弈的资格吗?
 
  五、环境对散小养猪户更加不利
 
  我多次撰文发表对散小养殖户未来的预判,今天只是重新表述一下。如果政策方向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环境对散小养殖户更加不利:
 
  1、散小管理难度大,地区防疫力量不足,如果你是ZF,你支持大的还是小的?
 
  2、散小想进行升级扩产,无论是土地、环评、许可证都不容易拿到;
 
  3、地方ZF喜欢和鼓励大型企业、放养企业、愿意建屠宰厂(食品厂)的扩大投资。在土地、政策、补贴、扶贫资金等方面给与支持;
 
  4、在新的物流政策下,散小失去了与屠宰企业的博弈资格。
 
  即将到来的2019的关键词是什么?非瘟分区防控、点对点、屠宰产区化、变运猪为运肉、环境整治、大型(企业)产销对接。这五个关键词是2019年影响猪业变化的核心因素。看不懂这五个关键词极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和逻辑,你很难玩转2019。
 
  等着瞧吧?2019,中国猪业开始走向“新时代”,但不是所有人(企业)的时代。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