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安徽、辽宁、福建、湖南等省份排查约5000家养殖场,公布畜禽养殖污染违法典型案例,多家规模集团猪企因环保问题被罚。随着环保政策收紧,业内预计2025-2027年环保新政将导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 580-780万头 ,相当于现有存栏量的12-16%。
环保新政或减少 580-780万头母猪
据分析,新版环保标准将养殖场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限值从氨氮400mg/L收紧至150mg/L,排放标准 由80mg/L降至50mg/L,同时首次对 磷排放 设立30mg/L的硬性指标。监管范围从年出栏5000头以上扩大至2000头规模场,并配套实施流域总量控制。
"这场环保风暴将淘汰30%无法达标的产能,但也是产业升级的契机。关键在于找到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点。"-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专家表示。
据分析,此次环保受影响猪场群体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传统散户养殖群体,位于长江经济带 和珠江三角洲水源保护区内的散户首当其冲,约65万户面临强制退养,占全国散户总数的22%。这类群体平均每户存栏能繁母猪5-8头,预计减少母猪存栏量350-500万头。
二是中小型专业养殖场,年出栏2000-5000头规模的养殖场中,设备老旧型(建场超过10年)和 选址不当型(距离居民区/水体不足500米)将淘汰40%约1.2万家退出市场,直接影响能繁母猪存栏180-220万头。
三是跨界资本新进入者。2018-2023年期间新进入行业的房地产转型企业和金融资本投资项目中,约30%因环评不达标面临整改或关停涉及产能约800万头对应能繁母猪淘汰量50-60万头。
综合评估显示,2025-2027年环保新政将导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 580-780万头 ,相当于现有存栏量的12-16%。
大量猪场被罚
今年以来,各地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安徽、辽宁、福建、湖南等省份排查约5000家养殖场。
安徽利达农牧年出栏生猪14000头左右,因污水溢流至周边自然沟渠,罚款1.898万元,并将外溢污水回抽至沼气池,加高改造集污井。
龙德生态堆肥车间的除臭装置毁损,恶臭气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罚款2.143万元。
亿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存栏生猪约1700头,流出的污水浓度均超标,罚款3000元。
今年以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对规模畜禽养殖行业的巡查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检查畜禽规模养殖企业3296家,已依法对117家畜禽规模养殖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另有21起涉嫌环境违法案件正在深入调查处理中。
5月30日曝光第一批畜禽养殖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后,6月2日再曝第二批典型案例,其中朝阳县某养殖场养殖生猪3600头,私挖未做防渗漏处理的渗坑,猪粪流入下游村庄河套内,做出行政处罚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据闽南网消息,平和县大溪镇3月初启动禁养区生猪养殖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完成20余户养殖户890余头生猪自行退养清栏;对96户猪圈实施去功能化,面积达9100多平方米;拆除违建猪圈2户面积235平方米,从源头削减养殖污染。
湖南此次专项行动,到9月底基本完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地毯式排查,重点排查四类情况。目标是既要“猪满栏”,也要“水清甜”。主要针对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50头及以上,如果所在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则为设计年出栏10头及以上。重点会关注粪污处理设施是否配套齐全、粪肥是否合理还田利用、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等情况。
据悉,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还将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派出7个暗访组,督导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比如上“热搜”的张家界慈利猪场污染环境事件,据中国新闻周刊消息,截至6月12日,张家界市、县在全域开展溶洞和倾倒固废“拉网式”大排查,针对三合镇、杨柳铺乡、东岳观镇、龙潭河镇、通津铺镇共计摸排溶洞446个,大中小散养猪场(户)约1100家(喀斯特地貌,排查规模为年出栏10头及以上),其中存在环境污染的养猪场(户)超30家。
6月22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现发布娄底市生态环境局新化分局、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衡南分局、常德市生态环境局石门分局查办的3起畜禽养殖污染类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4月,娄底市新化县某农牧有限公司因偷排养殖废水和未按规定利用或处置猪粪渣被查处,罚款48.27万元,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直接责任人员行政拘留。
5月,衡南县某农牧公司存栏5万多头生猪,氨和硫化氢等废气恶臭污染物超标排放。罚款28万元。
3月,石门县某种猪场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自主验收即投入生产活动,罚款46万元,种猪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11.6万元。该种猪场已于5月27日完成自主验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畜禽养殖污染大排查仍在继续……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