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的风,正在深入到笃定求新的农牧养殖行业。
近日,牧原第二十届养猪节举办。在养猪节上,科技与智能化、绿色发展成为了关键主题。
记者从“四个相信”维度,揭示这次养猪节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
【关注1:相信科技的力量】
作为实体企业,牧原更加关注的前沿AI智能化技术、装备工具如何能够在实体企业的业务场景里面得到应用,目前,牧原也在和市面上大多数AI合作商进行交流,选择更适合应用到养猪行业的AI技术。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生猪养猪会走向无人值守吗?牧原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在研究中发现,人持续进出猪舍是重要的疾病传播渠道之一,而减少人进出猪舍后还要把猪管好,就需要借助很多设备,如监控设备、智能诊断设备等。因此,牧原股份现在使用的人工智能应用首先是在健康方面,当前,牧原内部还在为“无人值守”的远期场景做努力。
感知未来科技,相信未来科技能够给养殖行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推动生猪养殖行业持续进化。
【关注2:相信笃定的力量】
牧原拟赴港IPO的选择,也揭示了现代化企业笃定发展的路径。
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提到,从牧原自身来说,这是公司面向未来五年到十年,开展海外业务,进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的一步,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做海外?——当然是因为海外有机会。”秦军提到,牧原以越南为起点进入东南亚,是公司海外业务第一步。由于产业发展的原因,现在东南亚市场对于装备、研发的投入,以及在防控非瘟的能力上,有很多发展空间,这是牧原看到海外业务机遇的一个重要点。通过牧原这么多年来养猪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智能装备,可以为更多的海外客户服务。同时,从牧原股份自身情况来说,港股IPO与未来五年牧原股份的国际业务推进形成“相互助力”关系。
“公司当前现金流充裕,发行港股主要目的是推动国际化,当前公司已经走到国际化布局时点,公司理念是资本服务产业,港股发行能够为国际化布局进行资本储备。”秦军说。
【关注3:相信“相信”的力量】
早几年时,牧原提出了600元挖潜空间。
这样的消息发出后,不少行业人士和投资者带着怀疑态度打量这个目标,但对于牧原内部而言,团队相信“相信”的力量,寻找实现“相信”的路径。
也正是树立了“600元挖潜空间”这样一个目标,牧原内部形成元点发力的效应,一个个场线不断打破固有养殖成本数字,向着新目标挺进。
据悉,从2025年初至今,牧原公司生猪养殖成本逐月下降,5月份已降至12.2元/公斤左右,环比下降接近0.2元/公斤,成本在11.5元/公斤以下的场线占比已超过10%。
“我相信,(生猪完全养殖成本)10元/公斤时代的到来不会是很远的事。”秦军说。
秦军将成本下降的主因归结为“主要来源于生产成绩的改善”,并提到,当前公司正在强化非瘟防控、推广空气过滤猪舍、推动低豆日粮及合成生物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以全方位的降本增效策略,巩固成本领先优势。
据悉,牧原后续将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智能化应用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各项生产指标,持续降本增效。
【关注4:相信改变的力量】
30多年前,生猪养殖行业还是一个传统行业,养猪人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
但牧原创始人及团队在这些年来,致力于要改变人们对这个行业的传统认知甚至偏见中。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提出了农牧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有“三好”,猪好、人好、行业好。
目前,牧原智能化研发1000多人,再加上前台设备维护的一线工程师5000人,主要负责各类智能化设备在一线的应用、维护、保养、维修、升级等工作。通过智能赋能,让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未来产业。
牧原首席法务官袁合宾提到,养猪作为传承几千年的行业,一头连着养殖户,一头连着老百姓。对于养猪业的认知改变,需要整个社会来进行重塑。“要把养猪行业变成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让养猪工作变成体面的工作,不再是传统的体力劳动。”
养猪体面,体面在哪?袁合宾给出了一个朴实的答案:是养猪更轻松、收入还高,自然就会成为受人尊重的行业和工作。
显然,无论是科技化的力量,还是对成本优势的把控,抑或是进军东南亚希望让世界见证中国养猪业的先进水平,牧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牧原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正在推动行业向着“三好”前行。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