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元到9元,猪价完成强势反弹仅用1个月时间,养殖户也从每头猪亏损千元变成了小赚两三百!基于此,不少人开始宣扬“10元猪价论”。但10元猪价要赌运气,农业农村部则带来了真正的大好消息,事关每一个坚定的养猪人!
农业农村部正式宣布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17日消息,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指出:今年6月份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密集发布生产和市场预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在有序调减。现在看调减有了一定效果,能繁母猪存栏正在有序向正常保有量回调,预计可能到明年一季度才能调整到合适水平。
今年猪价滑坡,就是因为生猪产能溢出严重,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问“猪价何时上涨?”。而动力网采访的许多专家都表示——猪价何时上涨难以预测,要想知道猪周期的拐点,除非知道能繁母猪存栏何时大量减少。
现如今农业农村部正式透露“能繁母猪明年一季度能调整到合适水平”,对每个养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寒冬期已经可以看见尽头,真正赚钱的时代即将到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6月份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的拐点,6月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增加,6月后母猪存栏总量开始持续减少。到10月初,全国能繁母猪总量已经相比6月份减少约105万头!
从目标来看,农业农村部设定的全国能繁母猪正常存栏量为4100万头,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48万头,也就是说养猪业还需要减少约248万头能繁母猪!
如果按照6—10月产能缩减的速度,使能繁母猪减少至正常量还需要约10个月时间!但农业农村部预计的时间点是“明年一季度”,也就意味着这一天提前到来了!
根据猪周期发展的规律,不少大猪企和专家都认为:明年一整年、甚至2023年猪价都依旧低迷!
但历史规律就一定正确吗?这一轮超级猪周期已打破太多“经验”!
官方数据的准确性
以猪价为例,今年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都没能推动猪价上涨,但偏偏在10月中旬以后猪价强势反弹!与往年经验有所出入。
对于10月份猪价,辛国昌指出:10月份全国规模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已经达到3023万头,同比增幅达111%,比9月份多了514万头。在供应增加幅度这么大的情况下价格上涨,说明消费拉动起了主要作用。
也就是说,10月中旬以来的猪价上涨靠的是消费能力!那这种消费能力从而何来?不是国庆假,而是提前灌香肠、制腊肉!
对于这一点,所有的头部猪企全部没有预测准,10月份猪价这么好,他们出售商品猪的价格却只有11元/公斤左右,牧原在10月份大概率也亏损达20亿!
故而,各种专家、企业根据规律得来的预测,都不一定准确!官方数据,是当前最值得信任的数据!
那么按照农业农村部预测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恢复正常时间点,养猪业何时能结束寒冬期?
寒冬加剧,春天将至!
在春天到来之前,寒冬还要加剧!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可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5-6月达到最高点,而能繁母猪的生产力传导至肥猪出栏大约需要10-11个月时间。简单举例:今年6月份能繁母猪总量最高,对应着明年4-5月份生猪出栏将达到高峰!
这有两个重大意义:
1、在春节过后,从2022年2月底到5月底这段时间内,猪价或将跌至新低谷!
2、从2022年6月开始,生猪产能将开始持续减少,猪价有望逐渐回暖,不过大的增长应该还得等炎热的夏季过后。
值得重视的是,消费能力可以阶段性影响猪价,但对猪价影响最大、最根本的还是产能!从下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能繁母猪存栏量与3个季度后的猪价呈现“负相关”,甚至连走势都高度契合!
今天的能繁母猪数量,影响着3个季度后的猪价!
故而我认为相比起阶段性“10元猪价”来说,农业农村部带来的“能繁母猪将恢复正常水平”才是真正的大好消息!
尤其值得赞叹的是,这几个月以来能繁母猪是在官方调控下有序减少,而并非之前那种断崖式疯狂骤降!这证明国家对生猪产业的调控机制越来越成熟,养猪业的规范性也越来越高!
对于每一个养猪人来说,这意味着未来猪周期波动将趋缓,猪价大起大落得以避免,养猪的利润趋于稳定!
坚持住,你相信寒冬后的春风吗?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