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工厂停产,餐馆停业,企业停工…一时之间仿佛被人按下了“暂停键”。
在新冠疫情蔓延下,日常生活物资开始变得紧俏。生猪产能恢复进程放缓,国内生猪供应偏紧,一季度养猪企业取得傲人业绩,同时正在积极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0年全年猪价将维持在高位。
2020年猪价将维持高位,养猪或迎利好窗口期
近期,为达成保供稳价目标,各部门各级政府都在加速推进恢复生猪产能,保障市民“菜篮子”种类和价格。从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来看,2020年养猪或迎来利好的“窗口期”。
1、在猪肉产量上,据农业农村部分析师周琳在《中国猪肉展望报告》上披露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猪肉产量为3934万吨,同比减少7.5%;生猪出栏量为5.04亿头,同比减少7.8%,生猪产能将在2020年底才能基本恢复至常年水平。总体来看,由于今年猪肉供应仍然偏紧,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电子消费券
2、在终端消费方面,随着国内复工复产,餐饮业正在逐步有序恢复,终端消费疲软的情况有望改善。一是当前全国各地政府激发消费潜力发放电子消费券,线上申领线下消费,消费券主要涵盖餐饮、商超、酒店、文化四大类别,一定程度上刺激市民消费欲望;二是今年五一小长假叠加餐饮业市场逐渐复苏,肉制品主要消费场所的潜力或被重新激发。
3、在政策补贴方面,广西藤县对存栏原种母猪1000头以上的种猪场扶持100万元,泸州江阳区每头能繁母猪补贴200元,外地调入东莞屠宰和消费的生猪每头补贴100元……自4月初农业部再次强调完成全年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以来,各地纷纷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养殖场(户)改扩养。
由于国内生猪供应还是偏紧,不少人便把目光投向海外。在2019年我国进口猪肉中,对华出口猪肉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其中美国约占比10%。作为中国肉类主要进口国之一,当前美国的肉类供应情况却不乐观!
美国肉类供应自顾不暇,或无力大规模供给中国市场
当前美国和欧洲可谓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重灾区”,疫区国家自身肉类供应遭到严峻考验。北美已有十几家肉制品加工厂宣布关闭或减产,其中便包括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据公开数据显示,单单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史密斯菲尔德猪肉加工厂年产量就占全美的4%-5%。
就在上周,美国一些大中型超市已经开始限购,来确保更多市民的购买需求,美国猪肉批发价每磅已涨至60.13美分,创下了两年多以来最大的单周涨幅。
2020年4月24日美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人数
尽管特朗普一再强调将在五一期间有条件开放部分州,但根据小编查询到的疫情实时数据显示,美国单日确诊病例还在以超3万例的速度增长,开放部分州重启美国经济的说法着实有些“不着调”,在美国疫情未见明显拐点的情况下,美国肉制品加工厂将继续执行关厂或减产策略。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经济司司长闫鹏程表示,为保供稳价,将鼓励扩大猪肉等肉类进口。这本是美国猪肉自去年年底重返中国以来扩大市场规模的最佳时机,但以美国当前国内肉类加工供应情况来看,自顾不暇的美国猪肉很有可能会在今年无力大规模供向中国市场。
总结:在海外新冠疫情蔓延、国内严打非法调运下,中国养殖户具备相对较为稳定的生产环境,进口肉毕竟只能作为国内肉类供应的补充,国人的饭碗还是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各部门各级政府推动保供稳价中,在国内生猪供应偏紧的加持下,2020年生猪养殖户或将迎来利好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