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各大猪企一季报的业绩和财报陆续披露,上市猪企的业绩表现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于养猪业专业养殖户和养猪场专业人员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组组冰冷的数据,更是选择合作伙伴、把握市场机遇的重要参考。本文将从生猪和仔猪出栏成绩、生猪成本控制情况、高管和员工收入情况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上市猪企的一季度业绩答卷,为养猪业同仁揭示哪些企业更值得携手共进。
01 生猪出栏:规模分化加剧,策略调整成关键
在生猪和仔猪出栏方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和神农集团均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2025年4月出栏生猪657.3万头,预计全年商品猪出栏量将达到7200万头至7800万头,仔猪出栏量也将在800万头至1200万头之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供应能力。温氏股份同样不容小觑,4月出栏生猪317.57万头,同比增长27.90%,并初步制定了2025年肉猪销售目标约3300万头至3500万头,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新希望和神农集团虽然出栏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速同样引人注目。新希望4月出栏159.6万头,同比增长8.12%。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通过主动调整配种与出栏节奏规避市场风险。例如,天邦食品因优化猪群结构,出栏环比下降12%,但同比仍微增3.45%;神农集团则因前期批次调整,出栏环比降35.32%,但其同比32.85%的增速表明长期产能扩张决心。此外,东瑞股份凭借42.32%的环比增幅异军突起,反映区域市场布局的成功。
猪场与养殖户合作启示:
规模化企业(如牧原、温氏)适合需稳定供应链的大型养殖场,其出栏计划明确,抗风险能力强。
灵活型猪企(如新希望、神农)更适合依赖仔猪供应的中小户,可提供价格波动下的缓冲空间。
02 成本控制:技术护城河决定盈利空间
在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巨星农牧、温氏股份、神农集团和牧原股份在成本控制方面均表现出色。牧原股份2025年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2.5元/kg左右,全年平均成本目标为12元/kg,优秀的场线养殖成本甚至可控制在11元/kg以内,显示出其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温氏股份也不甘示弱,2025年一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12.6-12.8元/斤,全年平均目标为13元/公斤,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神农集团和巨星农牧同样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神农集团2025年3月养殖完全成本为12元/公斤,断奶仔猪成本270元/头,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为29头,显示出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巨星农牧2025年一季度商品猪完全成本目标为13.0元/公斤,PSY约为28头,料肉比约为2.57,同样展现出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相比之下,中小养殖户面临“三重困境”:断奶仔猪成本普遍超350元/头,叠加防疫与人工支出,实际成本较规模场高20%-30%。头部企业的“公司+农户”模式虽提供代养渠道,但代养费扣除隐性成本后,利润率不足3%,凸显资源与技术的鸿沟。
猪场与养殖户合作启示:
技术输出型企业(如巨星、温氏、神农)适合缺乏先进管理的中小户,可通过合作获得种猪、饲料与防疫支持。
成本管控标杆(如牧原)更适合追求极致效率的规模化场,但其高门槛可能限制中小户参与。
03 高管与员工收入:稳定性背后的管理效能
高管薪酬与员工待遇直接反映企业治理水平,毕竟利润是薪酬的根本,只有受到市场和广大养猪人认可,企业才会有利润。
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新希望和神农集团在高管和员工收入方面均表现出色。温氏股份2024年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报酬4794.43万元,平均薪酬为391.38万元,董事长温志芬年薪更是高达699.8万元,显示出企业对于高管的重视和激励。同时,温氏股份2024年人均薪酬为16.48万元,涨幅19.59%,也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回报。
牧原股份同样在高管和员工收入方面表现出色。2024年董事及高管总薪酬为2316.68万元,平均年薪为210.6万元,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年薪更是高达381.82万元,超过董事长秦英林的372.19万元,显示出企业对于核心人才的重视和激励。此外,牧原股份员工的收入情况也值得关注,虽然具体数据未披露,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无疑为员工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海大集团、新希望和神农集团在高管和员工收入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海大集团2024年董事及高管的薪酬共2878.18万元,平均薪酬为208.11万元,董事长薛华年薪为457.63万元;新希望虽然2024年高管总薪酬有所减少,但董事长刘畅年薪仍达到19.23万元(注:数据可能存在异常,通常董事长年薪应远高于此,可能是数据披露有误或特殊情况),且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也为员工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可能;神农集团副总经理年薪为250.9万元,2024年人均薪酬为13.88万元,涨幅24.91%,显示出企业对于员工的关怀和回报。
高管和员工的收入情况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也体现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激励。对于养猪场专业人员而言,选择与那些高管和员工收入稳定增长的企业合作,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可靠的服务和更稳定的合作关系。因为这样的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和变化。
猪场与养殖户合作启示:
高薪酬企业(如温氏、神农)通常管理稳定、资源充足,适合长期绑定合作。
薪酬波动较大企业(如新希望)可能处于战略调整期,合作需谨慎评估其持续性。
04 选择合作伙伴的三大准则
匹配规模与需求:大型养殖场优先选择牧原、温氏等出栏稳定的巨头;中小户可依托神农、东瑞的区域灵活性。
借力技术与管理:缺乏技术的中小户应聚焦温氏“公司+农户”或神农的高品质仔猪供应。
评估企业稳定性:高管薪酬与员工待遇是治理能力的风向标,避免与负债高企或管理动荡的企业深度绑定。
综合以上分析,巨星农牧、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神农集团在生猪和仔猪出栏成绩、生猪成本控制情况以及高管和员工收入情况方面均表现出色,是养猪业专业养殖户和养猪场专业人员值得考虑的合作伙伴。然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规模较大、追求稳定供应的养猪场而言,巨星农牧、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无疑是首选。这两家企业不仅出栏规模庞大,而且成本控制能力强、市场地位稳固,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稳定的供应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它们在高管和员工收入方面的出色表现,也反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为长期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说明一点,巨星农牧虽然在出栏规模上目前不如另两家企业,但从其研发投入和发展速度等多方面来看,是一家极具潜力的企业。
对于规模较小、追求快速成长的养猪场而言,新希望和神农集团可能更具吸引力。这两家企业虽然出栏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速较快、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升,且在高管和员工收入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与它们合作,不仅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还能借助企业的成长潜力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2025年,生猪行业的分化将持续加剧。对养殖户而言,选择合作伙伴不仅是商业决策,更是融入产业链生态的关键一步。唯有精准匹配自身需求与猪企优势,方能在波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