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供应压力长期存在,猪价向上突破难度较大

市场资讯 2025-07-02

阅读()

生猪周期理论上是蛛网模型的典型代表,且有“上涨周期短、下跌周期长”的特点。近年来,伴随市场格局的大幅变化,生猪周期也出现了一些调整。

生猪周期理论上是蛛网模型的典型代表,且有“上涨周期短、下跌周期长”的特点。近年来,伴随市场格局的大幅变化,生猪周期也出现了一些调整。自2023年以来,行业逐渐进入新的平衡,猪周期有重回四年周期的迹象。目前母猪10000头以上的集团产能占整体市场产能的40%左右,而母猪20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主体产能已下滑至28%,不足三成。养殖业不断向头部企业靠拢,导致行业应对成本波动风险的能力增强。尽管目前饲料原料端及疫病风险时有发生,但再度出现类似2018年情形的可能性下降,猪价预计将重新回归周期波动强度及周期跨度。

 

养猪

 

  自2023年7月开始,新一轮周期再度启动,至2024年8月份猪价已触及本轮上涨周期的高点。理论上至2026年上半年,猪价将在下行周期中继续消化目前冗余的产能。尽管每轮周期各有不同,但因国内猪肉消费市场相对稳定,供应仍是行情的主导因素,猪价暂未看到脱离猪周期的迹象。

 

  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及性能数据可推算出6月、7月、8月理论出栏量处于偏低位置,这主要受年初流行性仔猪腹泻疫情影响,其中河南、山东两省疫情最严重,发病数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四川及东北也受到波及。受疫情影响,年初仔猪死亡率显著增加,7月、8月份商品猪供应或出现缺口。四季度供应预计将进入持续增量过程,且因能繁母猪各项指标表现亮眼,预计供应压力将持续释放。

 

  2025年上半年生猪体重始终维持高位。相关机构数据显示,上半年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7.69kg,显著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重125.49kg和去年同期均重124.41kg。一方面,上半年饲料价格维持低位,养殖成本下滑;另一方面,根据成本测算,最优体重有一定提高,不论集团还是中小散养殖体重均有所上升。体重的持续上行,虽然对上半年猪价形成了一定的托底作用,但也导致供应持续后移。从绝对值来看,上半年生猪体重仅低于2020年和2021年同期,但这两个年份生猪产能还没有恢复,且2021年高均重曾带来价格的大幅下跌。

 

  二次育肥是重要的活体库存,2022年及2024年二次育肥对行情造成了较大影响。今年2—4月二次育肥表现相对激进,增加了生猪需求,整体猪价表现相对稳定。但作为供应端,其增加了5—6月的市场出栏量,压制了6月生猪价格。6月中下旬以来,二次育肥再度入场,市场看涨7月、8月生猪价格,也带动了当下的需求。作为活体库存,供应或在8月、9月持续释放。

 

  总体来看,目前养殖端仍有利润,行业无主动去产能动力,预计供应压力长期存在。考虑2月出现仔猪腹泻疫情,7月、8月出栏或小幅下滑,但幅度难与2024年7月、8月相比,整体影响偏温和。集团企业生猪出栏体重目前已逐步下降至合理区间,未来或有少量下调空间,但散户生猪出栏体重不断上行,且目前散户及二育看好7月、8月行情,不排除出现集中出栏现象,挤兑之下,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从周期角度来看,2025年仍处于猪价下行阶段,从库存节奏、季节性等角度分析,猪价向上突破难度较大,未来不排除重回10~20元/kg区间。虽行业成本有一定支撑,但在周期轮动下,跌破成本线只是时间问题。现货价格高点预计在16000元/吨附近,lh2509合约价格高点预计在14500~15000元/吨,单边操作建议以逢高做空为主,行情确定性低,短线为宜。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