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十二连跌意味着猪价拐点将至?请继续养好你栏里的金猪

新牧网 2019-11-26

阅读()

一位资深养猪人曾经总结了他对于猪价预测的秘诀,那就是千万别去预测,而是专心专意把猪养好。
  一位资深养猪人曾经总结了他对于猪价预测的秘诀,那就是千万别去预测,因为你根本猜不透。当十月猪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恐怕没有人能想到十一月的猪价竟然会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
 
  11月6日-11月18日全国猪价来了一个华丽的十二连跌。截止11月25日,全国猪价为16.36元/斤,相比于11月1日的20.53元/斤,单月跌幅已经超过20%。终端的价格也在同步下跌,央视财经在广州多个综合市场走访发现,猪肉价格相比起前段时间平均每斤降了3-5元。

猪肉价格网站
 
  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行情自然也让养猪人措手不及。大家纷纷开始猜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轮下跌,坊间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前期的压栏惜售,导致后期又集中出栏;也有人猜测,是因为部分地区禁止调运所引起;还有人甚至觉得这是屠宰企业统一压价导致的。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推测,我们很难说它是对还是不对,因为影响猪价的因素的确很复杂,上面的所有原因都可能在某个局部是对的,但真要决定全国的猪价,我们还是应该在一些更宏观的角度着手。
 
  要看宏观,官方的公布无疑是最权威的。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农业农村部定期召开的生猪生产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以来,生猪稳产保供各项扶持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全国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生猪存栏环比降幅进一步收缩,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止降回升,规模养殖场生产恢复进一步加快,各项生产指标都在好转,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在笔者看来,国家是通过鼓励生猪生产、增加其他肉类投放和加大进口三大举措提升了供给,奠定了这一波猪价回调的基本面。

生猪生产
 
  鼓励生产方面无须赘述,不仅国家层面先后新增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19年上半年中央财政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2.2亿元、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以及2019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3亿元已下达各地。全国也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
 
  在其他肉类投放方面,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年禽肉增产潜力在300万吨以上,牛奶增产160万吨以上,禽蛋增产80万吨以上,牛羊肉增产30万吨以上。总的来看,禽肉、禽蛋、牛羊产品全面增产,禽肉增产的更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此外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猪肉132.6万吨,同比大幅增加43.6%。
 
  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通过这套组合拳是有能力将猪价稳住的。不过对于许多开始筹划复产的养猪人来说,这是否就意味着猪价已经来到所谓的“拐点”呢?这似乎又言之过早了。决定猪价长远走向的始终是最基本的供求情况。
 
  从供应上来看,虽然整体存栏已经可以做到止跌,但是能不能大幅度回升还是要看整体的复产情况,这方面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而且仔猪跟商品猪的供给,中间有6个月生产周期,能繁母猪跟商品猪上市中间有12个月左右生产周期,也就说即使整个生猪的产能预计在年底之前有望止跌回升。但从供给来讲,明年上半年整个仔猪供给将会逐渐地逐月恢复性增长,而整个商品猪供给从下半年开始将会逐渐恢复,也就意味着猪价拐点更大概率应该出现在明年下半年。
 
  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也意味着年底腊肉腌制高峰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对猪肉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大概率重新将猪价带入上升通道。所以目前只能说是前期上涨的势头被抑制住了,总的供求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养猪人大可不必担心猪价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依然是疫情的风险,而且在非瘟疫苗短期无法推出的情况下,疫情风险对于养殖户复产信心的影响依然深远,财新网近期关于部分地区疑似第二波疫情的报道就让许多养猪人心头一紧。养猪业始终是一个需要稳定投入的长周期行业,风险稳定可控是养猪人最大的期待,猪价的短期波折无需过分担心,复产之路还远远未到终点。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