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黄瑞华: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产品猪 2019-08-30

阅读()

非洲猪瘟已经常态化,这就提示我们猪肉的供给会遇到困境。那么如何理解非洲猪瘟的疫情常态化的这样一个问题?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今天的主题是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1 非洲猪瘟常态化提示猪肉供给遇困境
  
  2 政府重视刺激恢复产能政策频频出台
  
  3 现实状况提示生物安全漏洞急需填补
  
  4 做实生物安全乃复养成功前提与保障
  
  Part.1
  
  非洲猪瘟常态化提示猪肉供给遇困境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非洲猪瘟已经常态化,这就提示我们猪肉的供给会遇到困境。那么如何理解非洲猪瘟的疫情常态化的这样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看到非洲猪瘟蔓延的速度非常之快。2018年的8月3日,辽宁沈阳首次报道。到了2019年4月19日,就覆盖到我们内地的31个所有的省市区。截至2019年的7月3日,全国共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7月份400个国家监测县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环比下降8.9%,同比下降超过30%。生猪存栏环比下降接近10%,同比下降超过30%,降幅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可见我们的生猪的生产的紧张局势也已经产生。
  
  那么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是不是我们国家没有任何的准备?其实不是。事实上主管部门早有警觉。据我所了解到的信息,2012年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个部门就联合印发了有关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其中还提到了强化联防联控,切实抓好疫情监测预报,边境地区防控动物防疫监管宣传培训等关键措施的落实,严防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而到了2015年的10月25日,农业农业部再次发文提醒,然后到了2017年的4月11日又发布紧急通知。
  
  大家注意看,2015年的11月25日是通知到了2017年的4月11日就变成紧急通知,那就说明了我们的主管部门对疫情的变化是一直在及时的跟踪并注重提醒的。
  
  那么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主管部门早有警觉与提醒?而作为非洲猪瘟这样一个高度接触性传播的疾病,一旦进了我们国内之后,却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
  
  其实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员的深思,不管是我们的业务主管部门还是我们的本身的养猪企业,还是我们社会上的其他的人员。我们都应该反思我们自己在这其中是发挥了一种什么样的作用?
  
  当然疫情的发生也导致了居民的消费的价格指数,CPI上涨幅度连续五个月处于二时代,相关的区域,猪的价格几乎都是涨。猪肉的供应的紧张局面已经毫无疑问出现在国内大江南北。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那么这种变化再一次惊动了我们的国家总理。所以总理亲自到市场去调研猪肉的供给情况,那么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Part.2
  
  政府重视鼓励恢复产能政策频频出台
  
  也正因为总理关注了,所以毫无疑问地说政府非常重视鼓励恢复产能,一系列的政策频频出台。
  
  举个例子来说,按照国家发改委所说,目前已经出台了财政、金融、土地等多项扶持政策,来重点支持种猪场、规模养殖场来恢复和扩大产能,同时也积极引导肉鸡等其他养殖行业扩大生产,来增加替代品供应。
  
  据有关部门定点监测,今年上半年肉鸡的出栏量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幅达到15%以上。当然肉牛、肉羊出栏也明显增加,整个肉类的蛋白供应总体上是平稳的。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水涨船高,猪肉涨价,牛肉羊肉也涨价了,鸡肉鸡蛋也涨价,这是正常情况。
  
  国务院高度重视,所以2019年8月21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而且会议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这是事关三农发展以及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相应得出台了我们把它简称为“国五条”的政策。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我在这里把“国五条”浓缩起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1 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
  
  一是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的补助的发散;二是就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三是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四是将仔猪以及冷鲜猪肉的运输纳入到绿色通道的政策范围,降低物流的成本。
  
  这是第一条大家可以看从整体的给养殖场户的补贴,到养猪大县的补贴,以及对刺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以及到市场流通的补助,都体现出来,国家从各个方面来综合施策。
  
  2 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
  
  这一点是非常明确地体现出国务院对养猪行业目前所处的境地的真正了解,以及所采取的对策性的措施。
  
  对应的措施就是提示地方政府一定要配合中央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也就是说你不能只管拆,你还要帮助养殖户来恢复生产。
  
  所以这一点来讲,国家对局势非常了解。
  
  3 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
  
  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那么这一条对规模养殖场其实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规模养殖一般来说在用地上方面附属设施的用地一般都是受到比较明显的限制的,而这个上限的取消,对规模养殖场的应该是利好的消息。
  
  4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这是对整个动物疫病防控系统的整体强化。
  
  我们不得不说虽然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对体系建设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年龄老化、知识层次老化的问题,以及与养殖业的规模化的程度、标准化、集约化的程度不完全匹配等现象。这些情况是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这个体系的建设就提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5 保障猪肉供应
  
  增加地方猪肉的储备,以及各个地方要适时地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来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所以大家看,五条大的方面的政策,既保障了生产,又保障了供给。既保障了生产,又保障了消费。既保障了生产,又保障了技术服务体系。所以考虑的方面的确是非常的广。
  
  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那么国家出台的这样一些政策以后,据我了解,全国各地响应非常明确。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9个省市下发了相关的补贴政策。按照人均每天二两肉测算,精瘦肉的价格上涨10%的话,那么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十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按照价补联动机制发放补贴,就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那么补贴的标准还会有相应的提高。
  
  所以应该来说看到这样一些消息,大家对养猪形势以及猪肉的供给和消费,心中应该可以多多少少可以放心一些。
  
  如何正确看待“国五条”的出台?
  
  对于国五条的出台,社会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国五条的出台
  
  “国五条”政策出台得太晚?
  
  比如说有人说政策出台的太晚。那么这个政策出台的早和晚究竟如何评判?我作为一个养猪技术人员,我对这一方面是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当前的形势下,只要有政策的支持,比没有政策的支持,肯定更加有利于我们从业者。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有利于资金拥有者,因为我们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退出养猪领域的原有的从业者们,现在想要再恢复产能,缺乏资金,缺乏胆量。而对于外来资金拥有者,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波折,所以他们胆子比较大一些。
  
  另外一个政策的出台是有利于肉价的控制,有利于控制CPI指数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的,有利于社会对猪产业的理性接受。如果说猪肉的价格得到一定的控制,消费者就有消费能力来消费我们的猪肉。消费需求多了,那么我们的猪肉的需求,生猪的需求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增加。
  
  但是生猪和猪肉的需求有增加的时候,地方政府一把手负责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任务,他就不得不考虑当地的猪肉供给。那么就要理性的思考过去盲目的拆迁猪场的这样一种做法,是否合理,养猪产业在他的区域内是否应该存在,他就会理性地接受这个领域。
  
  当然我还要提醒大家,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些政策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政策比以往任何的政策都更加落地地给我们养猪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国五条”中小散户的春天来了?
  
  也有人说政策一出台,那么中小散户的春天来了,真的如此吗?我也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目前养殖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波折?
  
  我们要反思一些问题,比如说环保问题仍然是我们中小散户的头号瓶颈。环保问题不解决,那么中小散户你想要长期在养殖领域生存是很困难。
  
  其次,如果中小散户还想继续养殖,那么我建议采取背靠大树的契约式的专业化养殖方式。
  
  这种养殖方式是有利于你减少投资额度,减少自己养殖过程当中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担当的承受能力。这些问题交给大公司来解决,而你跟他形成一种契约式的关系,由他们来培育苗猪,你把他们的苗猪拿过来做专业化的育肥养殖,这对你来说是大大的提高你的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
  
  第三,提档升级的适度规模养殖是方向。
  
  刚才所说的这种契约化的专业化的养殖,你作为专门化的养育肥猪,和你过去的小型的制方资源的养殖规模是不一样的。过去小型的自繁自养的这种养殖模式,一个劳动力最多能养20到30头母猪,那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一年能出栏的量,也就在500头左右。但是你如果采用专门化的养育肥猪的情况,按照像温氏、立华等等这些集团化的企业,他们现在的合作养殖模式的一栋猪舍里面的存栏水平就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这样就是完全可以让你的生产规模大大幅度提高。当然你要做这个工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你要学会让利于大树。也就是让利于大企业,你获得其中的一部分的利润。因为他在市场低谷期,他要保证你的利润,在低谷期,它有可能亏本,但是它保证你的利润,所以这是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
  
  第四,要符合环保要求的标准化养殖,这是我们的方向。
  
  当然这个政策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对地方政府的责任以及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明确。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它如何保障它本地的市场供给?比如说它的自给率不应该低于百分之多少,有没有作为一种相应的考核责任以及激励机制,像这样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最后,为什么我说对中小散户的春天来了这个说法不完全认同?
  
  复养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如果这个工作你不具备,那你是想要复养,这事还是很难成功的。
  
  当然国家在这一方面在保障我们的养猪业的快速稳定方面,已经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国家对推进研究非洲猪瘟康复猪的一系列的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微平台上面就能够有所体现,就可见国家在这方面是高度重视的。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但是非常遗憾的一些现象在国内仍然屡见不鲜。我相信大家对金珠多糖事件仍然记忆犹新,但是近期又有一个趁火打劫的现象出现了。
  
  一个公司在说要举行一个非洲猪瘟最新传播途径和载体研究成果的私享会。这个私享会的会费是多少呢?12万元/人。而主办这个会议的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它是2019年8月16日才注册成立的一个公司,它的技术从何而来?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我之前分析过养猪业所处的困境,从五个方面:土地、环保、疾病、安全、市场。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那么目前的情况下,这些压力已经有所缓解,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个政策的出台,让这现象有所缓解,这是非常好的事。
  
  但是我想跟大家说的,不管局势怎么变化,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
  
  做实生物安全,提高猪群的生存机会与猪场的生产效率,是我们冷静应对这一系列变局的不变真谛。
  
  Part.3
  
  现实状况提示生物安全漏洞急需填补
  
  大家都知道传染病流行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传染源,第二易感动物,第三是连接传染源和易感动物的传播途径。
  
  那么我们想要消灭传染源,这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儿。消灭易感动物呢?易感动物都消灭了,那我们就没有必要来养猪了。所以我们不是要消灭易感动物,而是要减少动物的易感性,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但是减少易感动物的易感性,大家脑子里面马上就想到的是什么?打疫苗。
  
  各位,疫苗免疫永远应该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比如说像非洲猪瘟疫情,很显然在过去99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能够研究出疫苗出来,说明了你要防范非洲猪瘟,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再一想依赖疫苗,这个思维是被动的、是错误的。
  
  因为疫苗永远落后于疾病,而且是在疾病产生重大损失之后,国家政府专家企业才会关注它,然后去斥巨资去研究去研发,然后生产出这样一种对应性的疫苗。而非洲猪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病,疫苗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出来,所以我们真正的有效的措施应该是切断传播途径,这是我们的根本。
  
  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就是隔离消毒和管理。而不仅仅是消毒,大家一定注意。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我们为了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好一个核心词,那就是做实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
  
  基础即阻挡病原于区域之外难于上青天
  
  精华即不让病原在域内传播瓶颈在做实
  
  责任即不让病原向域外扩散非全肯担当
  
  按道理我们所有的从业者都应该熟知的,但是非常遗憾,不是所有的从业者都肯有责任担当。生物安全的基础及阻挡病原与区域之外难于上青天,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
  
  生物安全 基础即阻断病原于区域之外难于上青天
  
  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
  
  车辆
  
  我们生产过程当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车辆。比如说运输生猪、死猪、饲料、兽药、疫苗耗材、生活物资、粪便垫料污水等外来车辆。还有往返供应商、屠宰场、农贸市场等集会场所的自己的车辆,还有往返县域洗消中心的无害化处理点的那些车辆。
  
  大家可以看看我这里的这一系列的照片,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凭借我这几张照片当中的洗消工作是很难做到病原的彻底的防范的。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所以严格经过清洁清洗消毒烘干环节的洗消中心,是非常急需的。
  
  人员
  
  对人员情况来进行分析,也分为外来的和本场的两个方面。
  
  外来人员:外来的饲料、疫苗耗材等的供应商,以及保险理赔人员的进出,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督察人员的来往。生猪经纪人以及承运人是如何来收纳你的生猪的,以及病死猪包括粪污的无害化处理相关人员是如何收储运、处理病死猪,以及这些环节如果不做好不做到位,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会以非常快速的速度帮助病原传播到你的场内,或者从你的团队传播到外面去。
  
  本场人员:涉及到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后勤人员、门卫。
  
  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门卫。因为大家已经对管理采购生产后勤这些人员的生物安全工作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而且通过门卫在进行监督实施。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养殖场目前对门卫自身的生物安全工作处于一种流于形式或者疏漏的局面。大家一定要考虑门卫如何传递干净的物资和不干净的物资,如何处理外来人员的衣服,如何处理内部员工的衣服,在哪里洗在哪里晾,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如何对他自身进行消毒等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种
  
  现在大家都想扩大存栏量,恢复产能,那么种猪从哪来?如何保证种猪是否是健康的是安全的?
  
  当然有些规模养殖场现在采取的措施是把现有的本来计划作为育肥猪的,把它留下来作为种用。可不可以?我认为在当前的局势下,你经过表型选择,包括一定的分析,对杂交猪也有一些指数进行分析,通过这样进行分析,认为它符合种用特征,也的确却可以留下来。但是第一要避免近交。第二,要采取尽量有效的措施来做好猪群的种质特性的评价和选择,尽量的让猪群的种质符合我们生产的需求。
  
  饮水
  
  饮水和地表水是有关联的。
  
  问很多养殖户猪的饮水水是从哪来?他们说人喝的、猪场用的是地下水。我说你地下水水井多深,大约十米深,我说对不起,10、20米深,30米深,都不叫地下水,都叫地表水。只要水井深度浅于50米,这都我们统称为地表水。
  
  而地表水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表面的雨水会非常非常轻而易举地渗透到地表水里面去,而这些地表水又很容易渗透到你井水里面去。所以你饮水来源如果是用到这种井水,那么这个危险就比较大。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水质的安全。
  
  农贸市场及网购来的物品
  
  我们经常在说,我去农贸市场我坚决不去猪肉摊子,我肯定就安全了。
  
  我说错了。不完全是这么回事,比如说张三刚刚到肉摊子那边去买过肉,买过猪肉,然后马上就到菜摊子来选择蔬菜,结果他挑来挑去发现这个菜不是他喜欢的,他就把这个菜往这一丢,他不要就走掉了。而这个时候你来了,你没有去猪肉摊子,但是你来抓了刚才张三抓过的蔬菜,那么就很有可能通过这种简简单单的环节,通过间接的关系把他身上的潜在的危险的病源传递到你的身上。
  
  所以这种可能性我们不能排除。
  
  飞禽、蚊蝇、老鼠、夜猫、野狗、蟑螂等
  
  还有就是飞禽、蚊蝇、老鼠、野猫、野狗、蟑螂、一系列的可以自由出入你的场区的这些动物,一定要彻底的把它阻断,不能让他再轻而易举地接触你的场区,接触你的饲料,接触你的猪群。
  
  生物安全 精华即不让病原在域内传播瓶颈在做实
  
  从前面我所介绍的那些信息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我所强调的其实就是做实生物安全。那么这一系列的图片实际上是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我们传统的生产当中,我们场区内部的一些场景的情况。
 
生物安全
  
  那么这些情况其实就是要提示我们,不管是从猪场的环境、猪群的管理角度,还是从废弃物的排放处理角度,都需要我们做实生物安全的细节工作。只有把这些细节工作做好,你才有可能让猪群处于健康的状况。
  
  在目前的这样一种市场高价位的情况下,你仍然让你的怀孕母猪生活在这样的水牢当中,那么我想你是在自己糟蹋自己的钱。
  
  还有一个关于做实生物安全的一个案例。是一段小视频,关于用火烧消毒的。
 
生物安全
  
  现在大家都知道,非洲猪瘟病毒,也包括其他所有的病毒都怕高温。那么我们就在想,猪场的消毒措施除了常规的消毒之外,可不可以通过高温消毒处理。这是完全可以的。其实早在90年代80年代就有相当多的猪场就采取这种高温消毒的措施,那么高温消毒的措施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把病毒能够消灭掉。
  
  然而这段视频给我展示的恰恰是非常遗憾的。他的火把从边上从上往下,下来以后就一下子就跑到中间来了,然后继续往上。那么中间这个环节两者之间的环节它就忽略掉了,这叫什么?仍然叫流于形式,这是不行的。
  
  生物安全 责任即不让病原向域外扩散非全肯担当
 
生物安全
  
  从这一组的照片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这样一些现象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对待病死猪的处理方面,我们缺乏社会的责任感,导致了病源的人为扩散。所以我曾经说过一句话,究竟是敌人,也就是病毒狡猾,还是我们自己无能,我们应该要反思。
  
  Part.4
  
  做实生物安全乃复养成功前提与保障
  
  7月22日香港猪肉价格就已经卖出了1800港元一担,我们8月27日的生猪的价格已经涨到这么样的一个程度,所以这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生物安全
  
  8月29日猪度猪价
  
  曾经有公司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家对复养是什么态度的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公司已经趁势而上,一些公司在犹豫观望,也有不少公司复养之后已经二次中招,但也有公司的确复养成功上市。
  
  那么能否趁势复养或扩栏?
  
  我在这里面想跟大家分析一下。复养能否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外环境、内环境、猪来源、疫苗、资金、应对技术。
 
生物安全
  
  外环境
  
  从外环境来讲,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这是一个总体的一个说法。所谓的周边环境是否安全,也就是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村庄情况,周边的养殖情况,周边的区域的疫情情况以及整片被污染的状况,还包括周边的病死猪以及粪污的处理方式,周边的道路你能不能控制住,以及周边的养殖场户的复养的情况。
  
  还有一点,外来的污水会不会轻而易举地进入你的场地?你的场地比周边是高还是低?周边的农田他们所用的肥料有没有有机肥,而这个有机肥是来源于你的猪场的肥料,还是来自于外来的肥料?这是非常关键的值得你关注的一些因素。
  
  内环境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而对于内环境来说,其实和前面的关于做实生物安全的有关的细节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门口把关,有没有针对我刚才所分析的那些环节,已进行人料水猪物车动物(鸟蚊蝇鼠等)的一系列的流向的把控,把这个工作做到位,你才有可能把内环境做好。
  
  还有死猪的填埋点是否做好了防渗措施。如果防渗措施做不好,病死猪化出来的水就有可能通过地表水系统回流到你的场内,那是非常危险。
  
  还有清场以后是如何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有没有对料线的外和内侧,水网管尤其是我们的水塔里的输送自来水的水管、饮水器里面有没有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措施,还有床体上下、排粪系统等等,你是如何进行处理消毒?
  
  还有周边的树草,如果发生疫情,以前的周边的树草应该也要清除掉,老鼠有没有彻底的消灭掉?
  
  还有既然发生了情况,那就说明了你原先有问题,那么你有没有对原先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布局上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
  
  比如说有没有设定专用的车辆洗消中心?对车辆洗消之后有没有烘干措施?有没有对出猪台进行外移,并且进行中间转接。对干粪的收集区域有没有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你场内的净道和污道有没有真正的做到彻底的分开?
  
  有没有采取环境的样本进行检测,来确认你经过上述的这些措施之后,你的产地已经转阴。那么你采集了什么样的样本?如何采集这些样品?然后你送给谁检测的,是自己检测还是送给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如果这些工程你做不好,那是肯定不行。
  
  猪来源
  
  刚才前面也已经提到了,从哪里进猪是值得关注的。
  
  供应场的周边的安全情况,以及供应场自身的安全情况,以及有没有采取相关的样品进行检测,采集什么样的样品如何采集样品,谁检测的,和刚才前面你对自己的检环境的检测是一个道理,用什么车运猪?运送猪的流程,有没有做好有效的把控,以及猪群最后如何进场?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你的安全。
  
  安全有效的疫苗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国家正在鼓励有关的科研机构加大力度进行研发。当然在我们国内申请的有关疫苗的专利已经不少,比如说2015年就有英国的单位在我们国内来进行申请,2017年有美国的单位在我们国家来进行申请,而我们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也于4月26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且已经受理。
  
  那么也就是说有关的机构已经在趁势而上,加抓紧研究针对性的疫苗。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疫苗的期盼不用太高,你一定要强化自身的管理。
  
  当然疫病已经产生,并且产生重大损失了。未来疫苗是对猪群的健康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不是说要拒绝疫苗,而是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不要过分的依赖疫苗。
  
  好的,我今天就从这几个方面跟大家做了这样一个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如果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进行冷静分析了,如果觉得自己条件已经具备了,可以进行复养的,那么祝你复养成功。
  
  问答环节
  
  问:
  
  当前国内非洲猪瘟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规模猪场除了要做好消毒和封闭管理之外,在思想管理等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防范非洲猪瘟,力求自保呢?
  
  答:
  
  您刚才所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非洲猪瘟疫情非常严峻,在这个形势下,大家会忽略一个最基本的管理,就是我们猪场所面临的养殖环境。其实不仅仅是面对非洲猪瘟,如果说面对病原是面对一系列的病,当有了非洲猪瘟之后,大家容易把其他的病全忽略掉了,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可能其他的一些病反而变成主要的病害,导致了生产上的损失,但是大家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尤其是规模养猪规模,养猪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兽医专家,而是借助于养猪这个环节来挣钱来盈利,这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做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比如说我们究竟给猪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如果说还是像过去那样子追求过于密集的养殖,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在面临着有病原侵袭的情况下,猪群的免疫力必然下降,这一下降就可能导致它的整体的一个健康状况受影响,而导致了我们生产上的损失。
  
  所以我认为我们最关键的是给猪提供一个最安逸的环境。
  
  那么环境就涉及到饲养密度,就是饲养密度不宜太大。然后就是猪舍里面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我们夏季高温季节,假如湿度比较大的话,高温加高湿,这是最恶劣的生存环境。所以一定要做好就是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那么还有害气体的控制,但是有害气体控制与湿度的控制又有关联的,你如果说把这个环境湿度给适当的降低了,那么有害气体它自然也容易给剪除。当然我们有害气体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手段,比如说营养物,我适当的减少蛋白质的含量而提高氨基酸的平衡性,提高有可消化性的氨基酸的含量,然后让猪吸收进去的蛋白质减少,但是所得到的有效氮含量足够,那这样子它能够满足他的营养需求,这样一来饲料的营养消化率提高了,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量也就减少,那么臭味的浓度也会降低。
  
  最后就是说我们寻常的监察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巡查的阶段,我们过去传统的都是说一日三查,要早查中查晚查,但是现在大家都忽略了,尤其是规模场里群体大了,那么大家平时检查的工作也忽略掉了。比如说查它早晨起来的大小便的情况,有没有其它猪都已经起来,而这个猪还躺在那没起来,那是不是就有异常了,这是咱早晨查。还有一个就是喂料的时候查,大家都在抢着吃,而它躺在那不动,也不肯去抢着吃,这就说明了它就有问题,或者大家都吃得很香,而他就是吃个两口他就不吃了,这个时候食欲下降等等这样一些情况,我们注意检查,这个你也能发现它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的防范于未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还有就是日常的检测工作也显得很重要。但关于检测,通常一提到检测,马上就想到采血。但事实上对于非洲猪瘟病毒,真正的能早期发现的检测,并不是从血液里面检测,而是从唾液里面检测。所以通过及时的唾液采集和检测,对猪又没有应激,但同时又采到它自然状态下的样本,然后你就能有效地去进行检测来看判断它的健康状况,这样的可能会更有利于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及时的跟踪,来采取应急的措施。
  
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