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养猪也要大数据,未来养猪都由大数据决定

羊城晚报 2019-06-28

阅读()

我国的生猪养殖业产值和汽车工业不相上下,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冯泽猛告诉记者,一定要实现智能化养猪,提高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养猪,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产业。中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近7亿头。平均每两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一头猪。我国的生猪养殖业产值和汽车工业不相上下。

AI养猪
 
  近日,在采访中,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冯泽猛告诉记者,一定要实现智能化养猪,要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成集规模场户、养殖信息、生产预警、疫病防控与产品质量追溯等一体化的畜牧业平台,提高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冯泽猛告诉记者,加快生猪养殖产业链各链条信息流通,发展智能养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将整个养猪过程变成“四化”——营养精准化、养殖精细化、过程智能化、决策科学化。
  
  这样,就可以从原来的人工选种,升级为按照数据,按照各项指标来科学选猪种,直接提高猪肉品质。其次,可以实现溯源监管,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源头进行全面监管,保证生猪的质量,最大程度防止“非洲猪瘟”这样的疫情发生。当然,这也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我要买的猪肉,究竟是哪里生产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面向生猪产业链种、养、加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仍然较为薄弱。将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给“八戒”们“穿衣戴帽”:养殖场设置探头,进行环境监测;利用智能感知耳标等硬件,实时获取动物个体、群体体温等数据;利用生物资产追踪技术,对运动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与识别。
  
  记者了解到,在大湾区,已经有科技企业布局智慧畜牧产业。例如,广州卓振智能科技为韶关养猪场规划了智慧养猪场监控管理解决方案,运用了传感器、采集设备、网络通信等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对栏舍温度、湿度、气氛、光照、氧气等养殖环境数据进行精准监测及异常报警,并能对各种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实现了自动通风、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等功能。
  
  去年,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带领团队,在广州全球首发了“猪脸识别”商业化应用,只需用手机对着猪扫一扫就能识别,进而可对猪的偏好、食量、健康进行精细化、个体化管理。
  
  未来,养多少猪、养什么样的猪、怎么养猪,都将由数据决定。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