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养殖业免遭疫情的“次生灾害”?行业呼吁停止“一刀切”尽快复工复产
现在尽管国家规定的复工时间已经到了,但仍有许多地方为了避免风险而额外延长停工时间。为了防控疫情这么做可以理解,但很多时候相关措施只是一刀切,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的需求。
1月猪肉价格同比涨116.0%,北京:春节前白条猪上市量低价高,上半年毛猪供应预计仍将偏紧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城市上涨5.1%,农村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20.6%,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7.7%,服务价格上涨1.5%。
从1月30日到现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陆续发布了三个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重要通知、紧急通知。
为保障疫情期间农副产品供应,福建省漳州市日前出台措施,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食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获相应补助。
今日七大区仅有华北的天津市局部出现大跌情况,其他地区可以说是全面飘红,现已有9省生猪均价上40元/公斤,其中5省份破41元/公斤大关,广东省更甚,生猪均价已破44元/公斤,涨势非常喜人
非洲猪瘟尚未完全终结,新冠肺炎疫情又来,受这两次“黑天鹅”事件的冲击,像样团结这样的一些养殖企业经营压力陡增,改变行业发展模式的诉求日益迫切。
目前,农贸市场仍为猪肉主要消费渠道,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猪肉是国人最主要动物蛋白摄入来源,中国是全球第一猪肉消费大国。
2018年,由于非洲猪瘟肆虐,聚兰兴合作社把园区里的几千头猪全部处理了,去年一整年都没有养猪,但一直计划着恢复生猪的生产,“我们一直在观望,希望有一些新的文件和政策出现。”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实现农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