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被发现距今已经100多年,传入我国也将近4年。但时至今日,对付非洲猪瘟病毒既无有效疫苗预防,也无特效药物治疗,完全净化非洲猪瘟病毒一时也难以做到。
在传统以围墙为防控措施的生物安全出现“失灵”的情况下,猪场会存在“低烈度”的病毒。要使猪场在“低烈度”病毒存在的情况下猪群不被感染,只要实施“以猪为本”的 P 氏生物安全,就完全有可能实现“非洲猪瘟病毒 + 猪≠非洲猪瘟发病”公式。
4月24日上午9点左右,一名养猪技术同行通过微信咨询一个问题:酒精对非洲猪瘟病毒有消灭效果吗?
笔者在一线帮助猪场“拔牙”过程中发现,蓝耳病阳性尤其是蓝耳病波动大的猪场更容易发生非洲猪瘟。虽然有相关研究表明非洲猪瘟与蓝耳病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笔者认为蓝耳病与非洲猪瘟关系密切。
在非洲猪瘟背景下,99%的人搞错了“动态清零”与“共存”的关系
非洲猪瘟肆虐时,由于无药无疫苗,猪场很紧张,于是提出做好生物隔离、开展早期核酸检测、发现阳性及时“拔牙”的操作方法。一番忙乱之后,疫情控制住了。
4月14日晚,中农华大技术服务总监兼市场服务专家组负责人刘峰老师在温氏训练营LPE畜禽公众云讲堂作了一场关于《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检测与预警预报》的直播汇报。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达100%。作为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动物疫病,亟需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