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5日,“挑战杯——2019中国农牧首席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汇聚了我国科研院校和大型企业研究院的顶级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研发总监、技术总监,就如何创新突破开启中国畜牧饲料营养健康科技发展新时代,构建中国畜牧饲料精准营养健康技术体系等重大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有请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工程师魏传祺先生讲述京鹏在畜牧设施装备领域的传奇故事。”15日上午九点,主持人——挑战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博士以幽默的口吻介绍了下一位进行汇报的嘉宾。
魏传祺现任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公司首席技术工程师。多年来,致力于智能化设备和物联网的研发。主要从事畜禽场智能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应用,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技术支持与安装,并致力于畜禽场智能化场景整体方案的实施,在畜禽场智能设施设备的应用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此次与参会者分享的主题是《畜牧设施装备的转型升级之路》。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对于实现养殖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京鹏环宇畜牧创造性地提出了畜禽场建造交钥匙工程,一改以往的设备商单纯提供设备的局面,提升了畜禽场建造的模式和服务的方式。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设施的改进过程中,京鹏畜牧做了哪些工作呢?且听魏传祺经理一一道来:
魏传祺的汇报共分为四个版块,分别是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各系统转型升级、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
畜牧业机械化亟需转型升级
我国畜牧业从最初的农村散养开始,发展到家庭农场,现在是规模化养殖发展期。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爆发,促使我们必须要加快对设备和管理的转型升级。
首先是喂饲系统的升级。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饲喂设备,国产化的设备也有很多,在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的设备大多精确度不够,还需要人工去定时观察,否则就会造成饲料浪费的情况。
第二是排污系统。最开始,猪场采用的方式大多是人工清粪和水清粪,但是人工和用水量太大,现在已经逐渐被淘汰。2009年,发酵床养殖盛行,虽然粪污处理量减少了,但由此带来猪舍环境恶劣,如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舍内湿气大等,而且其使用效果跟人工翻抛有很大关系。目前,养殖场收集猪粪的工艺主要是水泥板制作工艺以及机械刮板清粪系统。粪污收集系统已经相对完善,但粪污处理方面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环控系统。主要是风机的问题。比如说冬季严寒地区就无法掌握风机的使用效果,不用的话舍内环境不好,用的话又会造成舍内温度偏低,料肉比提高。
畜牧业亟需高质量发展
我国畜牧业发展缓慢,主要面临以下四个瓶颈:
一是缺乏行业标准规范,畜牧装备成本高、产出低;
二是装备作业水平低,能耗大;
三是小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薄弱、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
四是发展速度和人才储备不匹配,缺乏技术、管理、人才等。
当前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形势是,环保安全与畜牧业绿色发展;生物安全与畜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以当前大家讨论最多的非洲猪瘟为例:当前,防控非洲猪瘟的方式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而这不外乎两种手段,一是注射疫苗,但这在短期内还不能实现,二是提高管理水平。一个是自己能做主的,且能做到的;一个是需要等待的,且时间不定。相信养殖者都会选择第一种方式。而畜牧业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高对设施设备的应用,尤其是高质量的设施设备。
五大系统的转型升级
魏传祺认为,畜牧设施装备的转型升级应该以实现以下六个目标为基础,分别是:精准、节能、福利、生态、智能、可持续。
面对非洲猪瘟,畜牧装备该如何升级?可以从下五个层面着手:
一是针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系统。需要做到更关键,更严格,更安全。对生物安全防控系统的升级,体现在猪场设计等软硬件设施层面。
比如净污道、进出口等的设计、集中高压清洗、多级洗消、物流、人流、多级转运隔离等。
二是环控系统的升级。猪场的环境控制系统要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要从耗能高的设备向节能型设备转换。这方面,京鹏畜牧生产的EC风机表现良好,与传统的风机相比,EC风机除了更稳定之外,还能将耗电量降低20%,为猪场节本增效做出贡献。
三是喂料系统的升级。这主要是指由当前的粗放型饲喂向精准化饲喂方向转型,由高成本饲喂向低成本饲喂转型。未来的喂料系统要实现自动饲喂、精准饲喂、减少人力、降低饲喂成本、提高效率等目标。饲料是养殖成本的70%左右,如果能降低饲料成本,无疑会提高养殖场的效率。为降低饲料成本,很多养殖场采用了地源性饲料,做得好的能够把饲料成本降低到5元左右。而京鹏环宇畜牧的液态料智能饲喂系统则更有效。魏传祺举例,京鹏有一位客户采用液态料饲喂,将酒糟应用于其中,将成本控制在了4.5元。
四是粪污系统的升级。这方面要由粪污治理向粪污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转型,由注重小环境向注重大环境转型。养殖场要发展,必须注重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京鹏环宇畜牧粪肥处理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以粪肥为桥梁,将种植、养殖与加工有机结合,实现种植和养殖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化利用,让粪肥处理成为创造利润的环节。该方案在收集环节,做到了源头减排;在加工环节,将畜禽废弃物进行能源化、肥料化处理;在利用环节,将粪肥高效还田,实现种养循环。
五是智慧系统的升级。当前,人工智能已是大势所趋,养殖业也尽快与之联系起来,力促养殖水平从简单机械到人工智能转变。信息化时代的介入,物联网设备的践行,必将促进猪场实现信息化的高效管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使用,能够让猪场实现无人值守的目标,进而减少各种疫病的传播,对于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意义重大。魏传祺强调,“很多人认为智慧养猪就是一个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但事实上,未来就是智慧的时代,用得好智慧,用得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他举例,以前猪场设备出现了问题,技术人员可以相对较快的进入猪场进行维护,但是现在呢?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必须根据近期活动轨迹,分析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售后服务成本高的同时,因为不及时,有可能给养殖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养殖场必须从管理层面进行全方位地升级,猪场常规设备的维护也要从现阶段应急性维护向预见性维护转变,通过大数据的整理分析,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前提前报警,帮助养殖户做好预判,服务于生产。
小 结
最后,魏传祺总结,未来畜牧业的发展必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从网络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过程。“大家要注意,智能化和智慧化并不是一个概念,智能化是指设备按照人的思维来执行特定的操作,这其中是没有思考的,设备不具备做出判断能力的能力,而智慧化则是更进一步,让设备像人一样,能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做出思考和判断。”
参会人员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