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30日,“安飞农牧杯——第十一届(2025)猪业山河论坛”在济南雪野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家强研究员、安飞农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姬生跃、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省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以及山东全省16地市畜牧部门以及养猪大县和规模养猪场的负责人,还有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近2000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本真、融合、质量、效率”为主题,大会设置了农科种业杯—山河论坛猪业沙龙、齐尊盈杯—第二届猪业合作养殖论坛、第十一届生猪健康高效养殖论坛、仔猪推介采购大会、首届猪精大会、第三届猪重大疫病流行与防控论坛、第五届(2025)生猪健康养殖创新技术方案PK赛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展览展示等多项配套会议系列活动。针对生猪产业新时期面临的模式总结、产销融合、高效技术、疫病防控等诸多问题,大会邀请了王祖力、岛田昌之、陈鸿军、李孝文、何理想等5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产业技术精英现场进行分享,通过相互研讨交流,凝聚了共识,探索了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动能,明确了猪业发展的新优势,从多角度推动了我国生猪产业的进步。
大会现场座无虚席
01 领导致辞
山东省畜牧协会秘书长逯岩首先在开幕致辞中,代表山东畜牧协会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对长期以来支持山东畜牧业的领导和专家致以谢意。他介绍了出席本届猪业山河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为中国猪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省畜牧协会秘书长逯岩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研究员吴家强在致辞中提到,2024年山东省生猪出栏4333万头,猪肉产量356万吨,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生猪产业在产业调控和疫病防控的双重推动下,逐步驶入精细分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传统自繁自育模式占比降至38%,专业化放养模式发展迅猛,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他期待通过本届盛会,继续强化全面协同,以科技赋能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研究员吴家强
安飞农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姬生跃在致辞中表示,面对疫情频发、成本攀升、模式转型的三重挑战,安飞农牧始终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养的猪”的企业愿景,依托国家科研平台,升级迭代生物安全技术,构建了精准防疫健康养殖的创新体系,以提升生猪养殖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安飞农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姬生跃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在致辞中分享道,山东作为畜牧大省,具备产业基础雄厚、规模化程度较高、产业链配套完善等特点。通过多年探索,山东生猪饲养方式、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合同养猪放养、二次育肥、喜母优培、孕母快繁为代表的新型养猪模式发展迅猛,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仍面临“价格、疫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加上国际形势不断变化调整,为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基于此,养猪人仍需奋勇向前,各养猪企业要勤练内功,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多个维度寻求突破,强化连农带农,推动我国生猪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
省际生猪产销协同倡议仪式
02 专家主题报告分享环节
王祖力:国内外猪业产业格局变动与发展形势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老师在《国内外猪业产业格局变动与发展形势分析》的报告中,从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介绍了全球猪产业格局,指出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人均猪肉消费量与西班牙等消费大国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王祖力老师详细介绍了我国生猪产业格局的变化,指出我国“北猪南养”趋势明显,养殖规模化率达70%以上,散养户占比约30%。在猪价方面,2024年4月产能出现由下向上的拐点,理论上对应2025年春节后猪价重心逐步下移。当期能繁母猪存栏与滞后10个月后的猪价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产能增长或去化的幅度决定了价格下跌或上涨的幅度。接下来,猪价可能以小幅波动为主,若出现大幅波动,需警惕可能带来的风险,养猪业进入微利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
岛田昌之:猪精子运动与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新进展及实战效果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岛田昌之在“猪精子运动与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新进展及实战效果”的报告中提到,当前在牛的繁殖体系中,冷冻精液的普及率达到100%,但在猪的繁殖中尚未大范围普及,重要原因是冷冻保存猪精子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尽管已有超过60年的持续研究,但解冻后的精子活力普遍低于50%,受孕率也未超过50%。
对此,岛田昌之教授带领团队展开系列研究,发现注入冷冻精液容易引发母猪炎症反应,影响繁殖性能,而使用“皮质醇+抗炎剂”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方法能提高受孕率和产仔数。使用低葡萄糖稀释溶液的精液,即使保存10天,精子也能保持良好的活力,受胎率和产仔数都显著改善。如今,这种低葡萄糖稀释液在日本每年使用150,000升,相当于日本猪人工授精的40%-50%左右,未来希望能为更多猪场提供高效益的人工授精解决方案。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岛田昌之
孟春颜:简化新生物安全策略与实战应用
安飞农牧(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春颜带来了“简化新生物安全策略与实战应用”的主题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猪场在疫病防控方面压力巨大,尤其以“蓝耳、PED、小飞”为代表的囊膜病毒问题突出。目前常规防控方案主要是“铁桶式”防控,但对中小猪场而言,存在防控成本高、技术门槛高、实施难度大、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痛点,安飞农牧创新研发出“安飞宝”,实现简化新生物安全策略:针对传染源,进猪前场区做好消杀,确保是阴性场、阴性猪;针对传播途径,进出猪场不用洗澡,只需戴手套加鞋套;针对易感动物,通过使用“安飞宝”护航养猪健康与增收。
“安飞宝”“369”技术的核心是“三菌子协同发酵、六位点精准增效、九因子穿越起效”,可以直接杀灭细菌、病毒,尤其是囊膜病毒,并提高机体免疫力(显著提升动物机体免疫蛋白的表达量),在肠道和体内建立两道防护屏障,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保护猪群健康。在实战应用中,均选择“交通便利、养殖密度高、反复发病”的高风险地区做实验,以身涉险验证在简单生物防控下是否可以养猪,不仅更具说服力,也让用户更容易复制。
安飞农牧(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春颜
周开锋:猪产业链融合发展PAF模式创新
山东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带来了“猪产业链融合发展PAF模式创新”的主题报告,深刻剖析了近年来养猪业面临“冰火两重天”的特殊形势,指出非洲猪瘟是导致行业发生规模转变、模式转变、周期转变等变化的内核驱动因素。在此挑战下,自繁自育体系生物安全压力大、发病风险高,而传统养殖育肥存在系统性风险,风险在不同承担主体中呈现极强的非对称性,久而久之会导致系统不平衡,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针对这些挑战,山东省创新开创出“合作养猪育肥”的新路径,不仅能显著降低风险程度,还能减少产业链的投资,降低风险。在新模式的推动下,山东省生猪产业高效应对了系列挑战,生猪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周开锋将山东养殖创新模式总结为“舥夫模式(PAF)”,整合了Platform(平台服务整合资源,全产业链共转共赢)、Amoeba(合伙人阿米巴服务,利益风险共担)、Farm(家庭猪场精细分工,“买卖”转为“结果”)三大价值,破解了“小农户大市场”的困局,助力农户升级成为“农匠”,通过全域整合成就价值链,以结果为导向突破束缚,推动山东生猪产业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
除了 4 月 29 日上午的主题报告,论坛在后续的时间里还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山河论坛主题论坛中,部门领导和行业权威专家从宏观视角解读产业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第十一届猪业山河沙龙汇聚各方人士,围绕产业热点、痛点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仔猪推介采购大会发布仔猪质量分级标准,促进产销对接;第二届猪业合作养殖论坛分享合作养殖新模式;第三届猪重大疫病流行与防控高峰论坛聚焦疫病防控难题;第十一届生猪健康高效养殖论坛、首届猪精大会分别针对养殖技术和猪精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第五届(2025)生猪健康养殖创新技术方案 PK 赛征集并评选优秀创新方案;优质肉猪创新开发研讨会探讨优质肉猪产业发展路径;第二十届猪业产销对接会集中展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
总的来看,在猪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的当下,第十一届(2025)猪业山河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它凝聚了行业智慧,加强了行业内的沟通与合作,为推动我国猪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相信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猪业将朝着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猪业山河论坛会前闭门会议猪业沙龙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