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营销 > 内容

史记生物朱绍定:30年的坚守与智慧,用热爱与智慧书写行业传奇

史记育种 2025-02-26

阅读()

在史记生物东北绥化生产核心场,清晨天还未亮,一个洪亮的声音便划破寂静:“1栋饲料吃完后要调整,6栋的料线水线电路要在进猪前做最后一遍检查 !

在史记生物东北绥化生产核心场,清晨天还未亮,一个洪亮的声音便划破寂静:“1栋饲料吃完后要调整,6栋的料线水线电路要在进猪前做最后一遍检查 !”声音的主人正是朱绍定,55岁的猪场场长,一位在养猪行业深耕30余年的“养猪老人”。他爱笑,大嗓门,日常亲和力十足,但对待工作却严肃谨慎,问题不解决绝不罢休。同事们对他既敬又畏,称他是猪场的“定海神针”。

 

从1991年大学毕业后,朱绍定便一头扎进养猪行业,从基层技术员到场长,他用30年的坚守与智慧,书写了一段属于他的辉煌事业。

 

史记育种

 

一、“清晨的哨声”:他用脚步丈量猪场的每一个角落

 

清晨的猪场早已灯火通明。朱绍定身着工装,脚踩雨靴,穿梭在猪舍之间。他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饲料槽是否干净、通风系统是否正常、猪群的健康状态如何……他的身影,仿佛成了猪场的“定海神针”,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加井然有序。  

 

“养猪是个细活儿,一点马虎都要不得。”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场之长,朱绍定以场为家,更是守得住“家”。30年来,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召开晨会分配任务、全场巡检、亲自指导,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他就像个‘活地图’,猪场的每一个角落他都了如指掌。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果断的行动,让猪场的生产效率逐年提升。

 

二、降本增效的“精算师”:他用智慧破解一道道难题

 

2024年以前,东北服务中心一直面临着生产业绩的严峻挑战。面对压力,朱绍定没有退缩,而是开始了一场“降本增效”的攻坚战。 

 

“养猪行业越来越难,只有控本才能赚钱。”他深知,在东北严寒的气候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降低成本是生存的关键。于是,他带领团队用专业与智慧突破困局,确保猪场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成本控制方面,朱绍定展现出了他的独到之处。他深知饲料成本、异常猪占比等因素对猪场效益的影响,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通过精准的饲料配比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他成功将饲料成本降低了10%;通过严格的健康管理和及时的干预措施,他显著减少了异常猪的占比;通过紧抓受胎率和分娩率,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他还特别重视环控管理,通过智能化设备调节猪舍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猪群在最佳环境中生长。他这些举措,为绥化生产核心场2024年断奶成本低至239.4元/头做出巨大贡献,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生产效益。 

 

“养猪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朱绍定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姿态,不断探索养猪行业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三、团队成长的“引路人”:他用热爱传递热爱的事

 

“队伍稳定,才会干得安心和高效。”朱绍定深知,团队的力量是猪场成功的基石。他注重梯次培养,让主管、副主管和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每个单元的主管必须对本单元的生产成绩负责,这种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

 

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勇于接纳年轻人,愿意尝试新生力量。“年轻人有活力,肯学习,好培训,他们是猪场的未来。”他常常手把手教新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一位刚入职的年轻技术员说:“朱场长不仅教我们技术,还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他就像我们的‘大家长’。”

 

史记育种

 

四、结语

 

朱绍定,这位扎根养猪行业30年的“追梦人”,从基层技术员到场长,始终坚守一线,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一段平凡却闪光的奋斗故事。他以专业和执着赢得了团队的信任,更以实干和担当在体系内树立了标杆,是养猪人学习的榜样。

 

30年如一日,朱绍定用实际行动证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