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公布不久的自营猪场11月指标提升奖励通报中,中寨种猪场凭借94.01%的配种分娩率排名集团前五名。在此之前,他们的配种分娩率已经连续两月达到95%左右。
这样的稳定发挥,中寨种猪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我们场全年的分娩率都比较稳定,平均保持在92%左右,靠的就是标准和团队。”中寨种猪场负责人岳鼎蓉说。
用好“关键先生”,提升操作质量
在现行现代化养猪场中,要取得好的养殖成绩,最简单的是坚持标准,最难的也是坚持标准。
原因就在于,虽然标准作为行为规范、动作参照,但最终影响成绩的,还是在执行操作的人身上,取决于该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质量。
也正因深知这个道理,在配种过程中,由技术最成熟的人来做最关键的动作,早已成为中寨团队成员的默契。在查诱情阶段,岳鼎蓉和另一个配怀主管会严格按照标准,带领工段员工利用公猪和人工踩背刺激母猪,保证充足的刺激时间,科学判定每一头母猪的发情情况;在配种时,则由长期固定下来的人员执行插管操作,其他人员则负责输精;配种动作完成后,员工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母猪身上,确保精液不倒流。
“所有的关键动作我们都固定了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键先生’。”岳鼎蓉说,这些“关键先生”也不是随便就选出来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对德康标准流程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技能水平在员工当中属于佼佼者,至少要在高级技术员以上才能充分胜任这项工作。
也正是每一次的关键操作都由同样的人完成,操作的方法和质量都差异不大,因而每一批次配出来的成绩都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坚韧团队
中寨种猪场作为德康在贵州的“革命根据地”,历来就承担着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的重担。特别最近一两年,德康事业发展更加蓬勃,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寨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既要输出人才,又要保证成绩稳定,那就必须要“催熟”场内的新人,让他们快速掌握生产和管理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中寨种猪场非常注重基层员工的培训,会为他们制定规范系统的培训计划,每周按照要求检查和考评员工的学习情况,督促员工的成长,同时严格考核,让员工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又得到充分的提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提升。
同时,场长、主管会与员工分享和宣贯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平台,在每周周会时或者培训时,积极将公司近期发展或者在建项目与员工分享,给员工分析优劣势,与员工谈话,让员工看到希望,真正融入公司的发展,让员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
最后,筛选出可发展可培养的人才,作为主管、副主管的后备人才,建立三梯队,提前培养,保证队伍各梯队健康发展。
“这几年,从我们场出去了很多主管,但成绩并没有出现波动,就是因为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两个梯队。”岳鼎蓉说,即便是主管被调走,副主管或者高级技术员也能够撑得起场面。
“只要有标准和团队,就能取得稳定成绩,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岳鼎蓉说,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稳定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