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关税影响,饲料原料行情预期看涨,下游生猪养殖成本自然跟着水涨船高。那么下半年猪价又是怎样的呢?
巴西大豆可满足刚需
自从2018年贸易战之后,我们就着手多渠道进口大豆原料。
其中,从巴西进口最多,比如,2024年巴西向中国出口大豆约7465万吨、玉米约3781万吨 。
巴西大豆产量从2017年的1.14亿吨,飙升至2024年的1.69亿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出口量从2017年的6800万吨,涨到了2024年的近1亿吨。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在华份额从2016年的40%降至2024年的18%,受到2025年关税战的影响,美国大豆占我国进口份额恐怕将跌至个位数(如果双方之间没有达成协议的话)。
从上述数据说明,巴西大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对于大豆的刚需。
但是,“完全替代”的话,很难办到,原因有三。
第一,物流瓶颈。巴西基础设施薄弱,港口装运效率低,运输成本相对美国也高上不少,可能限制出口增速。
第二,季节反差。南北半球种植周期差异导致巴西大豆集中上市期为3-9月,而美国大豆收获期为9-12月。单纯依赖巴西可能造成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的供应空窗期,进而导致大豆进口成本攀升。
第三,资本制约。南美是美国后花园,巴西大农场背后有很多是美资,同时,巴西的大豆产业链受国际资本控制,种子、农机等核心环节仍依赖跨国企业。即便我们从巴西进口大豆,也很难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
豆粕行情是近弱远强
本周末豆粕再次上演了过山车式的行情,又暴跌了,部分跌幅达到400元/吨。当前影响豆粕行情涨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巴西大豆的到港通关。
豆粕供应紧张,很大原因是因为油厂缺豆导致开机率下滑,但缺豆只是暂时的,根据最新预期,5月中旬大豆供应会得到缓解。
不过我们开头也提到,在三种因素的制约下,目前我国大豆市场的情况虽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但是面临“缺豆”局面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依然认为,豆粕行情是近弱远强,在南美大豆出口旺季,进口大豆到港持续高位,会缓解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只是缓解,豆粕想再跌破前低的几率较小。到下半年以后,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会再次显现。
饲料原料行情预期看涨,饲料价格也应声而涨,下游生猪养殖成本自然跟着水涨船高。那么下半年猪价又是怎样的呢?
朱增勇:猪价低点已过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四月份第三周全国生猪价格环比上涨0.7%,结束此前连续十周的下跌趋势,市场呈现止跌回暖态势。
尽管短期价格回暖,行业中长期仍面临供应宽松压力。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加47万头,产能去化进程缓慢。山东滨州无棣县畜牧兽医中心墨蕾蕾主任强调:“通过强化能繁母猪存栏监测与信息发布,引导生产端理性调整,是稳定市场的核心。”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表明,下半年生猪供应将保持充足,猪价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
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2025年4月的价格回升更多是阶段性反弹,而非周期反转。五一假期后,随着备货需求回落,叠加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市场可能重回震荡格局。
近日,农业农村部检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研究员在做报告分享时也表示,2025年猪价相比2024年有所下降,目前最低点已经渡过,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幅度不会太大,建议不要贸然投机养猪和扩大产能,且二育面临较大风险。